“我专门从襄阳赶来
就是为了找他”
王女士(化姓)口中的他
就是
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2病区
主任医师杨文昊
杨文昊给病人把脉。(资料图片)
多年来,他以精湛医术
融中药、针灸等传统疗法之长
专攻失眠、肿瘤、肺病等
慢性疑难病
开辟中西医结合康复新路径
在患者中享有美誉
针灸方剂显奇效
十年失眠一朝解
来自襄阳的王女士,40多岁便深陷失眠阴影。近十年来 ,每逢入夜她时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即便偶尔能入睡,也是多梦易醒。无奈之下,她只能长期依赖西药助眠。随着时间推移,吃药效果变弱,长期失眠使她反应迟钝、思维迟缓,记忆力与专注力下降,连基本的应变能力都很迟缓,工作效率更是大打折扣。西药带来的副作用,更是让她苦不堪言。
在一位曾接受过杨文昊医生治疗的邻居力荐下,王女士毅然从襄阳赶到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2病区求医。杨文昊详察其症,指出症结所在:心火旺、肝气郁结。他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施以针灸,取丰隆穴、足三里、生门穴等穴位,疏通经络,调理脾胃功能;同时辨证施以清心火、滋养肾水、疏解肝郁、涤化痰浊的中药汤剂。
针灸治疗。(资料图片)
短短一周,王女士惊喜地发现,食欲回来了,沉重的身体感到久违的轻松,精神也好了许多。治疗后期,杨文昊应用现代中药颗粒维持治疗,并科学规划、逐步减停西药,最终实现了纯中药手段维持疗效。王女士持续了十年的失眠症,终于治好了。
扶正祛邪
中医护航提高生命质量
在一次常规体检时,50岁的韩先生(化姓)肺部发现占位,被确诊为中晚期肿瘤。因肿瘤位置刁钻,转移迹象明显,失去手术机会。韩先生只能依靠放化疗控制病情,治疗带来的巨大痛苦让他身心俱疲。在近乎绝望之际,他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找到杨文昊医生。
针灸治疗。(资料图片)
杨文昊接诊后,认为韩先生“正气不足、邪症内瘀”。治疗核心在于“扶正祛邪”:一方面补肺气,散结解毒,提升自身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调补气血、涤化痰浊,更兼顾温养肾气、健运脾胃。
在杨文昊的精心调理下,韩先生的身体状态显著好转,得以耐受后续治疗。尤为可贵的是,在近年的定期复查中,他的病情呈现出难得的稳定状态——肿瘤未见扩大,转移被有效遏制,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改善。
杨文昊指出,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中医介入治疗的核心在于“扶助正气,延长生命周期,改善生命质量”。他特别强调,在患者接受放化疗等现代治疗时,通过精准运用中药内服(如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之剂)与特色外治法(如科室特色制剂“痛消散”外敷)相结合,可显著缓解骨髓抑制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这种中西医协同模式,不仅极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保障了既定西医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更实现了中医“减毒增效”的目标。
固本培元
40年咳喘明显好转
年逾古稀的徐大爷(化姓)被慢性支气管炎折磨了40年,即便小心翼翼避免受凉,咳嗽、咳痰、胸闷、喘息也如影随形。一旦不慎着凉,就会剧烈咳嗽、喘息不止,每年因此反复住院或门诊治疗七八次。经友人介绍,徐大爷找到杨文昊医生。
艾灸冶疗。(资料图片)
经过细致的望闻问切,杨文昊认为其病根在于“肺脾肾三脏虚弱”。他果断采用“固本为主,兼以祛邪”的策略:开具补益肺气、温养肾气、燥湿化痰的中药,旨在健脾胃、固肾气。仅仅一周,徐大爷便感觉咳嗽、咳痰减轻,喘息憋闷感明显缓解,呼吸顺畅了许多。
“肺为脾胃之本,肺气的强弱,根源在于脾胃的健运与否。”杨文昊解释。在汤药见效后,他进一步深化治疗,辅以传统针灸疗法与滋补膏方进行治疗。一个完整疗程结束后,徐大爷咳嗽发作的剧烈程度、频繁次数显著下降。
在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2病区,杨文昊生动诠释了传统中医药在解决失眠、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现代疑难杂症中的独特价值。他立足精准中医辨证,灵活运用内服汤药、颗粒剂、针灸、膏方、特色外敷等丰富手段,探索中西医优势互补之道,真正实现了“一人一方,综合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