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人体能健康,全靠肝来帮”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是人体的“解毒器”
今天的3月18日是第25个
“全国爱肝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前段时间
十堰市人民医院
院感染性疾病(肝病)中心
就接诊了一位危重肝病患者
一起看看
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
如何带患者远离“肝”扰
又有哪些“小心肝”建议
↓↓↓
男子突发腹痛没重视
不料确诊亚急性肝衰竭
今年1月中旬,竹山县的李先生(化姓)突然感到全身乏力,腹部胀痛。起初,他以为是过度劳累以及胃部不适所致,并未在意。然而,症状并未随着休息而缓解,反而日益加重。于是他前往当地某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亚急性肝衰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急性戊型肝炎”。
在当地医院治疗多日后,李先生的病情仍未得到明显改善,总胆红素逐渐升至230umol/L,凝血功能恶化。2月13日,李先生转院到十堰市人民医院。
到达医院后,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肝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杜卫星立即带领专家团队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分析。
由于李先生的病情已经十分危重,杜卫星迅速成立救治小组,由胡波教授、主治医师雷志雄、护士长鲍云慧及中心其他医护人员组成。他们根据李先生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齐上阵救治 “小心肝”
肝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在治疗过程中,专家团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一方面采用西医的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方法,另一方面结合中医的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理念,为李先生量身定制了中药方剂。
同时,团队还运用了最新的“人工肝”治疗技术。这是一种先进的体外肝脏支持治疗方法,它能够通过模拟肝脏的功能,对血液进行解毒、代谢和合成等处理,从而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和毒素,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李先生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每个治疗环节都严谨有序。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李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总胆红素逐渐下降,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身体各项指标稳步恢复。
近期,病情已逐渐好转的李先生打算出院回家。3月13日上午,市民李先生将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 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杜卫星手上,激动地说道:“真是太感谢十堰市人民医院了!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对待患者就像亲人一样,让我特别感动!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杜卫星提醒
春季是肝病易复发的季节,肝衰竭的早期识别尤为关键。当出现皮肤黄染、乏力、凝血异常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果,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二是适量运动,保持体重,避免脂肪肝的发生;
三是戒烟限酒,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杀手”,长期过量饮酒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四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肝脏修复;
五是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肝脏状况,对肝炎、肝硬化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