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张菜萌 邱俊峰 报道:今年来,土城镇坚持抓标准、建基地、树品牌、强带动、延链条,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将小小黑木耳发展成为富民产业,走出一条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项目建设“夯基础”。采取“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党组织联建、产业联促、人才联育、队伍联带、机制联动,形成“菌种—生产—加工—分拣—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行“一村一园”“多村一园”或“连片成园”,在通省村、土城村、塘埂村等建设木耳摆栽基地。目前,全镇累计建成1000万棒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配套喷水系统覆盖400亩,改造菌棚200个,配套组件20万个,黑木耳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
勠力同心“保产量”。创新种植技术,引进“吊法种植”,定期开展基地菌棒刺孔、保湿、控温等种植技术指导,规范种植标准,抓牢抓实技术指导,形成专业化生产运营,确保项目健康发展。同时,对菌棒、菌渣进行肥料化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2023年累计收获黑木耳100万斤,产值达4000万元。
利益联结“促收益”。通过产业带动,外出人口逐渐回流,有效聚集农村人气,今年以来吸引返乡人员100余人。通过能人带农户、老户带新户,解决群众“不会干、不敢干”问题。同时,通过项目招工,带动农户就近就业,实现在“家门口”赚钱。截至目前,地栽木耳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受益农户800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项目带动农户务工2000人次,发放薪资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