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陈彦 雷勇 报道:“村级路提档升级、主干路黑色化、匠砌老水渠、维修主干、建产业基地排水渠......”县政协驻化龙堰镇汤峪河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彦板着指头默算着,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开展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件件实事。
乡村“六件事”件件得民心
2021年7月,工作队来到汤峪河村“走马上任”,扎实开展“进村入户 户户走到”活动,对汤峪河村进行了深度调研,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帮助村民走上康庄大道,工作队一次次走访各村各户,与村民打成一片;全方面了解村情民意,为产业发展勾画蓝图;实打实美化村庄环境,让汤峪换上新颜……
根据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入驻的汤峪河村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将完善村级公路、安全防护栏1.5公里,新修建硬化产业连接路0.7公里、硬化棚间路1000米,新修蔬菜基地灌溉渠200米、水肥池400立方,垃圾分类处理场3个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甜柿树1000棵、紫苏100亩、虎杖100亩等产业,解决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办好乡村建设“六件事”,件件办在村民“心坎上”,力争将汤峪河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牵线搭桥 让产业“开花结果”
在工作队的村情台账上清楚记录着全村的基本情况:汤峪村位于化龙堰镇东南部,东接高桥村,西邻桃园村,南靠回龙乡,北连长望村和军店镇,距镇政府6公里,距县城15公里,全村版土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0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530户2003人,村干部5人,党员49名。
如何整合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将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成为工作队的重要任务。
产业兴则乡村兴。围绕“果蔬小镇”发展目标,为了助力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花费了不少心思——“牵线搭桥”,把蔬菜基地500亩,流转给神农架松果家庭农场种植蔬菜、瓜果,扩大蔬菜基地面积100亩,使全村蔬菜面积达到600亩;统一规划种植甜柿树1000棵,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新引进市场主体房州药业,发展紫苏100亩,种植虎杖100亩。
目前,工作队正在筹划建设支持网上网下交易的村民果、蔬、药交易平台,进一步壮大村里果蔬产业。
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驻村工作队积极带领村干部、农户走出去,开拓视野,学习产业发展经验,鼓励引导村民参与到该村产业发展计划中来。
村规民约 “约”出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作队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村规民约”的工作模式,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为了完善村规民约,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拟出初稿,经全体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广泛征求民意,再综合民情民意确定形成定稿。“村规民约”在全村10个院落进行张贴和解读,很好地将全村村民,特别是广大党员集结在乡村振兴的宏伟愿景之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全村2003名人口中有49名党员,这些党员基本都是村子里的产业带头人,为振兴汤峪村而努力。
截止目前,县政协、团县委驻村工作队协调力量投资村级路提档升级,主干路黑色化6.5公里,修建河堤路300米,环形产业路2公里硬化,匠砌回龙老水渠30米,滑坡体治理34米,产业基地排水渠1200米,维修主干路370米,新修环保河堤370米,投资300万元的旱改水工程项目将于6月底完工,极大的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从“60后”到“70后”再到“80后”,汤峪村驻村工作队的3位工作人员虽然在年龄上有“阶梯”,但在振兴乡村的工作中没有高低之分,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驻村工作队与汤峪村村民一起描绘出现在的“新汤峪”,都在为一个“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振兴示范家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