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徐梦蔚 报道:自创文工作启动以来,青峰镇紧盯目标任务,以“三大工程”深化文明建设,提升创建实效,激活为民造福的“一池春水”。
实施“思想引领”提振工程,打造坚定自信的精神家园
仲冬时节,寒意渐浓,在青峰镇阳坪村“夜话会”上,镇村干部与村民们坐在一起,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生态保护、就业养老到医疗教育,从村庄发展近况到美好愿景规划……讲的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说的是身边发展故事。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现在吃穿不愁,住得舒服,日子越过越好。”“村里变化大,一天一个样,跟城里也没什么差别。”“青峰大裂谷景区带来了就业机会,以前压根没想过,我们也能靠旅游致富。”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群众一起畅说心里话。
面向基层、突出特色,青峰镇创新宣讲方式,变“被动式听讲”为“互动式交流”,党员干部用群众语言、身边案例、感人故事讲政策与理论,带动老百姓话感悟与期盼,在“大家一起谈”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迅速升温。截至目前,青峰镇共开展102场宣讲活动,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
实施“镇容镇貌”提质工程,打造承载乡愁的诗意家园
夜幕降临,行走在新建的慢行步道,在仿古路灯、各式花灯的照耀下,青灰砖墙、石板小路、仿树藤护栏跃然眼前,两岸水波荡漾、光影交汇,青峰夜景格外迷人,集镇风貌靓丽多姿。
“以堤代路已建成,曲径通幽更迷人。绿树碧水似画屏,真是一道好风景。”乡贤张启刚自创顺口溜讲述这一道路景观化改造带来的显著变化,在群众间广为流传。
今年来,青峰镇紧扣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精准收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入手,实施高速出口至三岔路口和红庙“美丽家园片区”改造,集中规范建设汽车修理厂、农贸市场,集镇绿化亮化率达100%。既分类施策,又精准瞄定,集镇稳步进入“持久美”轨道,百姓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实施“实践活动”提效工程,打造邻里守望的和谐家园
“情暖童心”系列活动、“关爱孤寡老人”主题行动、“倡人情新风,促乡风文明”理论宣讲……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无处不在、精彩不断。
青峰镇将实践活动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高标准建设阵地,设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起“15分钟服务圈”。高水平组织队伍,拥有实名注册志愿者3900余人,形成文明实践“青峰阵容”。高品质提升服务,不断丰富志愿服务“菜单”,让群众根据自身需求“点餐”,实践所(站)精准“上菜”,累计服务时长31682.2小时,文明实践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浸润下,青峰镇全域文明风,处处皆新景,邻里关系更融洽,乡风民风更淳朴,创文成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