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县:产业兴起来 幸福唱出来-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湖北房县:产业兴起来 幸福唱出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0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彭景洋 报道:中秋节过后,群山环包的湖北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更加忙碌了:一辆辆观光旅游车辆络绎不绝,穿过彩虹路,“全国文明村”在阳光照耀下褶褶生辉。

“特色产业兴起来,文明乡风树起来,返乡青年涌起来。”说起项家河村这几年的变化,村书记方必春眉开眼笑。

202209200941178274.jpg

坚持产业振兴,提升群众获得感

“我今年有40平方米的天麻。”

“加入书记领头的养殖合作社,今年我还能卖几头牛,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又到了天麻的开挖季节,59岁的彭家地正在忙着开挖天麻,这茬天麻上市后,能为他增收近万元。

彭家地还养了8头牛、2头猪。他所发展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项家河村“烟、茶、牛”三大产业的一个真实写照。

项家河村以“四带”模式(支部带领、党员带头、大户带动、合作社代管)持续推进全村产业发展。全村种植茶叶1000余亩,养殖秦巴黄牛规模1000头,种植烟叶2300亩,带动传统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其中养羊1500多只,生猪2000多头,养鸡5万多只,椴木香菇木耳5万筒,小作坊大曲酒10吨,黄酒8吨,葡萄采摘园20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带动人均增收5千多元。

202209200942248841.jpg

树文明乡风,提升群众幸福感

前不久,项家河村承办了门古寺镇庆祝“七·一”活动,该村参演的《三个儿媳妇》作品获得台下群众的阵阵掌声。

该故事也是项家河村树立文明乡风的真实写照,以前不赡养老人、打牌等歪风邪气逐渐被大家摈弃,换之而来的是“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没事串串门、有事共商量”的文明乡风。

为促进文明乡风,包括村书记在内的2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带头,自上而下,禁止村干部打牌赌博、公款吃喝,老百姓盖房子村干部不能接受请吃……规矩严起来了,干群关系贴得近了。

同时,项家河村开展党员群众积分制度,群众每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做一次好事,都能够领取积分,到年底的时候,可以凭借积分,到指定超市换取粮油等生活用品。每年年底的时候,该村还召开大会,评选好儿媳、好邻居等活动,淳朴乡风在项家河村愈加浓厚。

202209200943058835.jpg

记住乡愁,提升群众归属感

在葡萄基地,去年返乡回来创业的李瑞华正在向前来采摘的游客介绍葡萄的好处。

因疫情回来,看到家乡环境美,政策利好,李瑞华把眼光投向了家乡。“以前在北京有发展葡萄产业的经历,联合了4名返乡创业青年,经过三年的发展,现在的葡萄基地已经发展到约200亩,在家也可以把钱赚了!” 李瑞华笑着说道。

“像李瑞华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有10来人,他们看到家乡的发展潜力,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能够守住乡愁,照顾家庭。”方必春骄傲地说。

在方必春看来,只要我们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投资环境优化好,栽好梧桐树,就能引得凤凰来。

“下一步,我们将借助乡村振兴之东风,结合实际规划产业布局,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店小二’服务,让他们记住乡愁,为大美项家河添砖加瓦。”方必春说。

白天葡萄基地、柿子园、玫瑰基地游客游织,网红打卡;夜晚,在大柳树旁,广场舞随着璀璨霓虹灯光舞动起来,动听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空,传向远方。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