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何赛男 宋钱 报道:8月18日中午12点,刚刚结束的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来自各个采集点的样本送到了房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这里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核酸检测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市民在核酸采样点完成采样后,标本转运车会把所采集到的核酸检测样本及时送达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需要进行标本签收、核对、加样、提取、扩增等流程。检验员黄坤负责的就是标本签收工作,她要需要对送来的样本逐一检查再扫码入库,这个动作,她每天要重复上万次。
“我目前已经扫了将近1500份二十混一的标本,最多的一天,一次要扫4000多份样本。”黄坤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虽然是很简单,就是重复性的一个动作,但是我们要保证,每一个标本精准的入库,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的结果的准确性。”
在检验过程中,他们面临着随时可能接触病毒的风险,每一位检验人员需“全副武装”精神高度集中,这对于95后的检验员夏琴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考验。
“我是负责把核酸样本和提取试剂融合在一起的,因为必须要把每一管核酸样本对应到相应的孔中,所以丝毫不能出错。”夏琴说,“每次任务结束后浑身酸痛,但是在工作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保证核酸结果准确无误。”
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狭小的实验室里通常一坐就是7、8个小时。在此期间,核酸检测实验室负责人张晓虎除了做好手头工作以外,还需来回走动,统筹协调各个环节顺利进行,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张晓虎说:“我们现在平均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但是我们不能怕累,也不能说累,我们要守护全县人民的健康,保质保量的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2020年疫情发生后,张晓虎就加入到核酸检测的队伍,疫情期间先后支援过武汉、天津。今年8月10日,他再次加入核酸扩面检测,是房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与新冠病毒打交道时间最长的人。
忙完核酸检测各环节协调工作,张晓虎还需马不停蹄地去做数据分析、检测结果审核和报告。结果早一分出来,大众就会早一刻安心。
截至目前,房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室9人共检测出25000管,累计50万人次。每一张绿码、每一次安心都离不开他们的每一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