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李磊、卢楠林 报道:近年来,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房县120支驻村工作队到村联系帮扶。他们在“强基、扶智、引才”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建强村级党组织 全面引领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以来,坚持把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结对帮扶的突破口,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所驻村,主动融入到村“两委”各项工作。大力发展年轻党员、培养选拔后备干部,破解党员老龄化、后备干部不足等问题。规范党务管理,指导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有力促进了全县281个村各项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凝聚资源兴产业 彰显乡村振兴特色
在太阳光的映衬下,一眼望去,化龙堰镇上湾村蔬菜基地大棚格外耀眼。自2018年发展蔬菜产业以来,上湾村党支部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协调下,统筹镇村两级资源,引进5家种植大户带动27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蔬菜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蔬菜基地5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元以上,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提能提效育人才 提高乡村振兴成色
在军店镇,一根根杞柳条,经过精心加工制作,摇身一变就成了赏心悦目的工艺品,柳编工艺也将开启村民“致富门”。这是省政协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成果。近年来,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培训模式,大幅提升高桥村村民致富本领。组织村“两委”干部先后到襄阳、十堰和孝感等乡村振兴先进村开展学习考察,拓展乡村振兴思路。围绕乡村发展技能人才需要,邀请省级非遗项目“程河柳编”代表性传承人朱德安老师亲自授课、培训技能,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多措并举优环境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驻村伊始,龙驹山村驻村工作队通过调研发现,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不高,村组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刚开始一些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不理解,不愿意支持和配合村里开展这项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对卫生整治困难户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其思想,用心倾听其存在的困难,征求意见建议,通过反复交心谈心,逐步打开村民的心结,将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和标准宣传到了村民的心坎里,让村民自愿加入到环境整治队伍中。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并表示今后将改掉脏、乱、差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