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桑椹红-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又是一年桑椹红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作者:张忠文

初夏的一天,天高云淡,山风送爽。我又去九道乡的帮扶村进行每月一次的走访帮扶户活动。在返回村委会的途中,我看到小路边有一株桑树,树上结着许多桑椹。那些桑椹个个胖乎乎的,缀满枝头,压弯了那细细的枝条,随风轻摇,更显风姿绰约。近看,桑椹大部是红色的,也有紫色的,有的甚至紫黑色的,阳光洒在上面,更是折射出光泽,红得娇艳,紫得锃亮,凸显的丰盈饱满。看着就让人馋。

我放下手中的东西,踮起脚,伸直手臂拉下一根斜生的桑枝,摘下几颗紫色的桑椹,轻轻吹去表面的灰尘,便放入口中,鲜甜润口,直甜到心里。

站在桑树下,我忽然记起去年初夏走访帮扶户时,也曾摘食过这棵桑树上的桑椹。这让我想起了一年来在这个村的帮扶工作。

去年春,因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我们单位的帮扶村由城郊乡镇的村调整到山高路远的九道乡一个偏远的村。从县城到这个村一百七八十公里,通往九道乡的九义路、狮九路都在扩宽加固,不仅路况差,通行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且还限行,堵车更是常事。从县城去扶贫点,常需从竹山县或神农架林区绕行。山高路远,道路曲折,快则四五个小时,慢则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我又晕车,时常在半路就呕吐多次。每次到扶贫点我都被颠簸得晕晕乎乎的,吃不下东西。

老李是我在扶贫点的帮扶户之一,也是一家最让我牵挂的一户。他家离村委会约有三四公里山路,步行一单趟需一个多小时。老李四十多岁,是一个残疾人。从小就瘸着双腿,行动不便,不能负重,基本无劳动能力。其与七八十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

去年春,我去老李家走访。他家周围近一里路内无邻居。他家住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三四间土墙房。我们到室内看了看,屋顶有好几处破洞,在屋内能看到天空,檩子也有些腐烂。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又暗又潮湿。一个卧室里有一张老式木床,一个破旧衣柜,被子有些潮。厨房里桌子、椅子都是黑乎乎的,取暖还是在地上挖的火垅,火垅上吊着一只被烟熏的漆黑的烧水壶,做饭还是一座大土灶……

我又围绕老李家房子转了一圈,看到墙斑驳不堪,破旧的小木窗上蒙着发黄的塑料膜,有两面墙已倾斜了,用好几根木杆子抵着。后檐墙已有几处已被雨水冲刷出了豁口,房上的瓦也杂乱不堪,有几处可看见椽子和檩子。屋后的排水沟也被坎上垮下的泥土和杂物堵住了。

我看到这些心里酸酸地,也有些害怕。人住在这样的屋里很危险。特别是雨天,房随时都可能倒塌。

随行的村干部告诉我,考虑到老李生活自理能力弱,他老妈年纪也大了,原来安排老李去乡福利院。可他们母子不愿意去,而村上集中安置房又没规划他的。只好暂住这儿。房子上的椽子和檩子已老旧了,没人敢上房修缮。曾建议老李找一处较安全的房子暂住,也没找到合适的房子。他们也不愿意住别人的房子。

我与老李进行座谈,详细、全面地了解了他家生活生产的情况和他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生活还能自理,不愿离开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在这儿有菜园和猪圈,还种了几亩包谷和药材,暂时还能生存。希望政府在老屋旁边建两间砖木结构的房子,等到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了再去乡福利院。

我通过谈话,感觉到老李虽然身残,但思维正常,还有一定头脑。我向他宣讲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并分析了在老屋旁建房成本高,而且在生活上,特别是购物、就医等都十分不方便。当我试探性问他是否愿进村安置小区居住时,他犹豫不决。

临离开时,我叮嘱老李要乘晴天,请人对已倾斜的两面墙进行加固,对房屋四周的排水沟进行疏通。平时要睡到前檐相对较安全的房间里,_x0007_雨天最好不要住在家中。

我回到村委会,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汇报了走访老李的情况和他的诉求,并讨论老李的安置方案。

最后商定,鉴于老李家的实际情况,先做工作,最好安置乡福利院,若实在做不好他的思想工作,就安置到本村易地搬迁小区。无论如何要尽快让他搬离老屋。由村两委向乡政府申报老李安置方案,由我来做老李本人的思想工作。

后来,再去月访时,老李已请人对倾斜的墙进行了简单的加固,疏通了房屋四周的排水沟。但我仍放心不下。每次去老李家时我总会里里外外把他家房子看一遍。每当看到气象台预报鄂西北有大雨时,便会给老李打电话,告诉他预报的天气状况,叮嘱他注意安全。每次下大雨时我总是提心吊胆。雨后也总会再打电话了解情况,确认老李家安全后,才放下心来。有几次夜里突降大雨,我从梦中惊醒,心里还担心老李母子安全,在心里默默地祈求他们平安无事。

直到十月过后,看到他家房屋还是老样子时,我那颗悬了好几个月的心才稍微轻松一点。

后来,经过乡、村干部的多方努力在村集中安置小区为老李调剂了一套50平方米的房屋,两室一厅,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

在去年冬季,经简单装修布置后,老李喜迁新居,住进了安全、明亮、整洁的楼房中。但其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他把许多可有可无的、破破烂烂的东西全搬进了新屋,新屋塞地拥挤杂乱不堪。

我去走访时,又与老李一起分析,对家中的东西进行简单的分类,那些生活必需的物品留下,其余的东西,有用但暂时用不上的物品放到杂物间去的,对那些在新居无用的物品就尽早丢掉。经过简单整理,家中变得宽敞、整齐了不少。

今年,我和村干部一起督导老李积极参加“四好”创建。经过几个月的小区生活,老李的许多生活习惯已改变了不少,不仅变得会整理房屋了,也更讲卫生,而且还很注重公共卫生了。

这次,我去走访并开展“我与农户洁家园”活动。没想到老李家所在楼栋的楼梯干干净净,几乎没有垃圾。他家门上贴着“最清洁”的红纸条。进户一看,家中添置了一些新家具,室内确实比以前更整洁。他告诉我,党和干部让他住上好房子,吃上了五保,还给他分了猪圈、菜地,基本生活无忧。不知如何感谢党和干部,自己也做不了什么,每天就主动义务打扫所在楼栋的楼梯间,为小区“四好”创建出一份力。他还向村干部提出加强小区公共厕所管理的建议,得到村干部的肯定。

在一次走访时,老李说,虽然搬到紧邻村委会的小区生活了,交通、购物都比在山上方便了,但远离土地和山林,他又行动不便,无法再去种地。猪圈也有一二百米远,养猪也不方便了。除了国家补贴没有其他收入,再说只吃国家补贴不做事,心里也不踏实,想做点什么。我建议他做点手工,既能增加收入,也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充实。我让他自己先想一想做点什么。我回县城后也帮他考察寻找合适的项目。

回到县城后,我多次走街串巷,想帮老李寻找一个适合他的手工项目。后来在县医院前的街道上看到有人出售手工做的刨洋芋、水果皮的小刨子。我想这也许适合老李。我便打电话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老李。他也很高兴,并答应试一试。

今年初冬,我再次去老李家时,看到他家阳台上放着一些三四十厘米长的青色竹筒和一堆一厘米宽的竹片。我问老李弄那些竹筒和竹片干嘛?他说是用来做锅刷。说完拄着拐杖去屋里拿出了几把做好的竹刷子。那刷子长约30多厘米,青色的竹丝,粉红色包装带编织成的刷把,还有一个圆形挂环。初看起来不错,细看则稍显得有些粗糙,但我有些不相信,那些竹刷子是他用仅有的一只健康的手制作的。

老李说做一把刷子要经过砍、锯、劈、剖、折、撕、扎、切等多道工序,他一天只能做四五把刷子,晚上手臂又酸又痛,无法天天做。前一段时间做了几十把,以五元一把的价格放在村里的商店,让人代销了。

我当即告诉老李,尽力多制作,我帮他销售。当天我便将他已制作的刷子全部付款买下。

随后,我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图文并茂的售竹刷子的消息,不久就收到几位朋友让我***的信息。

回到县城,我找到日杂店,希望他们能代销老李的竹刷子。跑了好几家店铺,他们都说现在用竹刷子的人少,不好卖而不愿代销。后来找到一家位于老街,位置稍偏一点一家日杂店,店主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听完我介绍老李的情况后,终于同意以先销售后付款的方式试着代销老李的竹刷子。我将还剩余的几把刷子放在那家日用杂货店。并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老李,让他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只管生产,我负责帮忙销售。

从那以后,我每月去老李家走访时,将他家中制做好的竹刷子以现金支付的形式买下带回具城,帮他销售。

我除了在厨房放了一把外,还在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房各放了一把老李制作的竹刷子。每当我想抱怨生活的不公、工作太累时,就看看甚至去欣赏一会儿那算不上精致的竹刷子。老李制作刷子的身影便给浮现在眼前。

老李那样一个行动不便的人,一个重度残疾的人,仍能坚强、努力、乐观的去生活。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行动自如。而且还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又有何理由去抱怨生活,懈怠工作呢?

每当这时,我就如吃下桑葚一样,便不再浮躁、不再焦虑了,重返积极的状态。我觉得老李制作的竹刷子是一种神奇的刷子,不仅能洗刷铁锅还能洗刷我们的初心。

我常在思索,究竟是我帮扶了老李呢,还是老李帮扶了我?

(作者系县发改局驻九道乡塘坊村结对帮扶干部)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