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换真情-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用真心换真情


作者:陆 琼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2016年,单位安排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时,我恰巧怀了二宝,已三月有余。所幸进村入户时,已然过了孕吐时期。同事笑我是驮着娃去扶贫,我欣然回应,别样的胎教。

我们单位的扶贫点在门古寺镇胡家街村。2016年春节过完后,有两位同事已到村上驻扎,组建驻村工作队。3月15日,第一次进村入户,怀着好奇,带着激动和一些茫然,我走进了赵明玉家。他年逾六旬,早年丧偶,育有两女,早已远嫁,现一人生活,口齿不清,耳朵部分失聪。住的两间土坯房摇摇欲坠,家徒四壁。灶台和所谓的餐桌都在堂屋里,长期烟熏火燎,使得仅有的家具和四面的墙壁都黑黢黢的。在村干部的引荐下,我费了很大的劲儿,介绍了自己和要做的事。他只是点头微笑,“哦,哦”地回应着。我不知晓他是否听清了我的话。首次入户,我们的工作就是和贫困户见面,相互认识,同时核实好相应的信息,完善好档案。

在赵明玉老人家,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样的一位独居老人,如果村干部没有安排监护人,国家没有精准扶贫政策,不知道他的生活将会怎样。尤其看到他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情形后,我更加觉得精准扶贫政策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这些在很多人眼中最简单、最不起眼的生活保障,在这些或因重病,或因住房,或因独居,或因五保等原因导致的生活艰难的群体身上,却是难得实现的愿望。鉴于赵明玉老人的特殊情况,我和他无法过多交流。我只是将他的屋子简单收拾一下,把不多的物件归置整齐,地面打扫干净,叮嘱他注意身体,有需要及时到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反映。

走去另一家的路上,我心里还久久不能平静。门古寺镇是我的家乡,家乡养育了我,我又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精准扶贫搭建了平台,给了我这样好的机会,让我能够为家乡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据村干部介绍,贵子沟易迁小区正在筹建之中,建成之后,赵明玉和其他部分贫困户将搬至小区居住。

2017年年底,赵明玉老人已经搬至易迁小区。看着新家和整洁、干净、便利的小区,老人开心得很。一见到我就拉着我的胳膊“哦,哦”地说个不停。指着白白的墙壁,指着新买的床和被褥,指着新厨房和灶台,指着码得整齐的柴火,指着墙上习近平主席的画像,又指指我们,不断地说“好”,不断地竖大拇指。我也由衷地为老人感到高兴。同时也感慨万分,我们的百姓是多么淳朴,多么容易满足,多么知道感恩啊!

后来由于扶贫工作的调整,另一名同事安排为赵明玉的包户干部。据说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咿咿呀呀地问我的情况。有一次我和几名同事去小区看望他,他高兴地一把拉住我的胳膊,要给我倒水喝,还拿出一大把花生给我。我问他现在的生活情况,吃的、穿的,有没有不满意的。他含混不清地连连说好,又摇头说没有。指着现在的包户干部和我说,“都是好人。”此情此景,我的心里暖暖的,又感觉沉甸甸的。

从西边的山岭翻越到东边的山岭,我们一行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有说有笑,走在山路上,倒也轻松自在,不觉得有多累、多苦。在山腰上我们见到了几家散住的贫困户,缺水,交通不便,住房危险,这些都是导致贫困的原因。其中有一户是我的包保户,零散供养的五保张兴胜老人。四间土坯房,宽敞的泥巴院,整齐的菜畦和栅栏,一看老人就是个勤快人,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是首次见面,老人显得很拘谨。虽然口齿不清,耳朵半失聪,70多岁的老人却红光满面,慈眉善目,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我用了很大的声音做了自我介绍,宣讲了他享受的政策,问他有什么需求。他含糊不清地说道,“吃水比较困难,房子需要维修。”我一一记录下来。说实话,老人一人居住在半山腰,虽然有另一家本家住在旁边的山包上,但仍有一段距离,如果老人生病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将是件很危险的事。一回到村委会,我立刻把这个顾虑提了出来,张兴海书记说,老人不愿搬到敬老院生活,他会隔三差五的上山去看望他。三年多的接触,我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说有了手机,让我打打看,结果停机了,老人一脸郁闷,我悄悄交了话费,说再试试看,打通了,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老人喜欢吃冰糖,我每次去就给老人带两斤;冬天了,给老人捎双棉鞋;年底的时候给老人捎一壶食用油。每次到老人家里,我总愿多呆一会儿,陪老人说说话,看看菜园,看看粮仓和油盐,问问五保政策的落实情况,每个月的养老金是否准时发放,顺带给老人做一年一次的养老金资格认证。2018年的时候,老人的房子进行了一次维修;2019年春季,老人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同年7月,老人的房屋再次得到维修和翻新。

每次要走的时候,老人总是送出去很远,不断地说着感谢的话。这句“谢谢”我觉得受之有愧,我为老人做得很少很少,要做得还有很多很多。这句“谢谢”比任何语言都要温暖和动听,那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和肯定。

走进陆龙生一家时,我的心疼了一下。夫妻两个都是残疾人。户主陆龙生是哑巴,妻子胡士英轻度精神疾病,口齿不清,两个姑娘早已远嫁他乡。第一次进家门的时候,胡士英老人一人在家,她的防备心很重,眼里全是不信任和疑惑。见我进了家门,拿起灶台边的柴火想要冲过来,被监护人拦了下来。后来监护人不断地给她介绍我们的身份和工作性质,她才稍有好转。我帮她打扫院子,整理家务,她渐渐地有了笑容。第一次和老人在门口合影时,老人咧着嘴开心地笑了。每次去他们家我都尽可能地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一下屋子。年末的时候给他们带去食用油和大米。监护人反映,愿意协助老人养猪和鸡,我就帮忙联系仔猪和鸡苗,给村委会反映落实好补贴。这几年老人每年养几十只鸡,两头猪,吃穿用度也算比较“富裕”了。2019年12月入户时,老人委托监护人送我一壶黄酒洑汁,说是他们的一点心意,并要求我一定收下,还说我就像他们的姑娘一样。一时之间我不知说什么好,眼睛却早已湿润了。

四年多的扶贫工作,我和五个家庭的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女儿,大哥大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妹妹,而我也因此见证了新农村的日新月异。泥泞的路面硬化了,变宽了,整洁美观的易迁小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厕所革命让乡下人入厕也文明起来。辍学的孩子上学了,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扶贫车间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医疗有保障了。山绿了,水清了,车多了,人们的笑声也多了。村容村貌干净了,整洁了,物质条件变好了,老百姓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策。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百姓是根基,是供养我们的衣食父母。老百姓的日子富裕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有滋味,我们的国家才算真正的富足。现在我们的百姓正日益富裕起来,我们的国家也正日益昌盛、日渐强大。生在华夏,何其有幸!

(作者系县人社局驻门古寺镇胡家街村精准扶贫干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情洒扶贫路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