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邹启山报道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乡镇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尹吉甫镇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以“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五个百分百,打造“一口清”的服务新格局,着力打造平安尹吉甫建设,为乡村振兴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尹吉甫镇位于房县县城以东36公里,东与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青峰毗邻,西北紧接沙河、万峪,305省道贯穿东西,谷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13个乡镇70%的水经马栏河流经全镇注入汉江,素有房县“东大门”之称。全镇辖8个村场,26个村民小组,3284户9293人(2020年末),版图面积103平方千米。辖区居民居住零散、流动性强。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尹吉甫镇工作的实际,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契机,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筑起工作网,推动了平安尹吉甫建设。
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镇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将各村划分成若干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服务团队,将各村(场)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下去,发挥机关干部、村(场)两委成员、党员、小区区长、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实时采集网格内家家户户和所在单位的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从而达到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建章立制。以网格员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综治工作例会制度、网格化责任包保制度、入户走访制度、汇报制度、综合服务管理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16年开始,我镇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组建队伍。创新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通过群众推荐、乡镇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网格员队伍。
注重实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形成乡镇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块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由乡镇、网格片区负责人联动管理机制。
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员,定责即明确、细化的各网格工作人员职责,定岗即明确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员等岗位和应负的职责。一包即包片,由网格管理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
创新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一是上下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户”三级联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 二是是“分流”调解,网格员入户调解→村委会调解→乡镇调解中心;三是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驻村民警明确专人,积极参与调解,形成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局。
打造品牌,五个百分百诠释网格化管理
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五个百分百,打造“一口清”的服务民生新格局。
一是对片区每户居民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和工作单位等情况,做到100%了解。
二是对片区主要依靠对象情况,做到100%的掌握。责任区内在籍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情况,适时进行联系,为镇村工作保障优势资源;
三是对片区重点弱势群体情况,做到100%关注,重点关注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人员、大病重病人员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为这部分人提供便利和关怀;
四是对片区重点稳控和帮教对象动态,做到100%掌控。主要涵盖重点信访户、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为辖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五是对最新社会保障救助等多项惠民政策,做到100%的解读。掌握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利政策,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助、医疗、养老、低保、助学助困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网格化的服务模式,今年以来辖区内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越级上访居民,群众对“反诈防非禁毒”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网格化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和深化,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基层的推行,使镇、村两级充分发挥了在各项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了工作的凝聚力,为乡村振兴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