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特约记者 柯勇 报道:近年来,房县城关镇把党建引领贯穿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全域布局、攻坚突破,探索“五长治城”等治理路径,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铺就社会治理“幸福路”
“大叔,电动车放在这里充电不安全,请您挪个位置……”4月12日,在房县城关镇小西关社区祥安小区,楼栋党小组长马桂云挨家挨户察看居民生活情况,排查有无安全隐患。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五长治城”。该镇按照“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着力打造社区党建“综合体”,实现“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分层级建立党组织和网格化管理微信群或 QQ群,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居民。选配村长18人、警长22人、网格长143人、党小组长111人、楼栋长(户院长)1069人,明确工作职责,抓好基层治理。
凝聚智慧力量,形成共治格局。每月召开“五长”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五长”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发挥“五长”作用,调动辖区单位、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和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整合资金用于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架起城市治理“连心桥”
县直单位下沉党员积极参与调解,圆满解决诗源华府小区因停车难造成的矛盾;县城管执法部门为包联社区安装路灯15盏,照亮居民夜间回家路……“双报到”党组织发光、“双报到”党员发热,为民办实事,架起了“连心桥”。
在“双报到”工作中,122个县直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城关镇13个社区(村),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等活动。以社区(村)为单位,下沉单位组建临时党支部,明确一个单位牵头,其他单位为成员,落实“三个至少、两个不少于”工作要求,即保证每个社区每个工作日至少有1至2名组织派遣的在职党员干部全脱产参与社区工作,每个单位每年至少为社区办2至3件实事,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到联系社区讲1次党课,到居住地报到的在职党员干部每年参与社区工作不少于5次、累计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
构建小区治理“新格局”
去年,城关镇北关社区结合小区党员数量和分布情况,指导锦绣名苑、风雅水岸、风雅城市广场等3个小区建立党支部,形成“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格局,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
该镇推动党的组织向小区延伸、重心向小区下移,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支点”作用,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水平。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成员,引导县直单位干部、镇干部、社区干部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建立联动服务机制,为群众难题做“减法”,为基层治理做“加法”。截至目前,小区党支部协调解决社区治理难题300余个。小区党支部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高效解决业主反映的问题。党支部成员积极担任小区楼栋长,启用“民情小账本”,收集居民诉求,为居民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