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冬闲人不闲,红塔镇六谷村悄然兴起 “冬闲经济”-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冬闲人不闲,红塔镇六谷村悄然兴起 “冬闲经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宋钱 报道  进入寒冬,天气已是一日比一日寒冷。眼下正值冬闲时节,然而在红塔镇六谷村,却看不到“闲人”,当地农民“猫冬”习惯已成为“过去时”,如今已被“冬忙”所取代,他们在变着法地忙赚钱,把这个冬季“闹”了个红红火火。

六谷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村里的村民很多都外出务工,没有外出务工的也都只能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在附近的企业打工,看着村民拮据的生活条件,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成为了村两委的心头大事。周正文是六谷村村主任,也是六谷村最早开始种植羊肚菌的能人大户,刚担任村主任不久的他,就在不断的思索,如果村上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根本就留不住外出务工人的脚步,于是靠发展产业带动农户致富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应运而生。

“以前我们村上,几乎都没有什么产业,从2014年,我们种羊肚菌,一直摸索,几乎每年都在种,都在做。”六谷村村主任周正文告诉记者。

从2014年种植羊肚菌开始,已有6年有余,周正文通过不断外出学习,考察,摸索,试种,现如今羊肚菌产业在他们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羊肚菌产业大村,也正是羊肚菌产业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小康生活创收之路。

“不光我自己富起来,我希望我们六谷村广大村民都要富起来,有产业,有事做‘”。周正文说。

天刚刚亮,他便起床,开着车,赶去村上的羊肚菌种植基地,查看基地每一户的羊肚菌种植情况。在一排排黑色的大棚里,农户们正忙着整地、起陇、搭架,加固大棚,为羊肚菌播种做前期准备,到处都是一派冬闲人不闲的忙碌景象。

“种羊肚菌工序比较多,水稻收割了以后,我们第一个选中地块,土质必须是酸性土壤,地块选对了以后,我们开始耕地、整形、搭棚、覆膜、播种、放营养袋、加固、这是种羊肚菌在没成熟之前的工序。”周正文介绍到。

羊肚菌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种到采摘,需要5个月的时间。期间,育种、种植、采收、烘干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当地村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今年我们全村覆盖面积接近400亩,全村有二三十户种植户,需要的劳务工,每天工人上百人,特别是我们这个土地,冬天的时候,土地我们都给他利用上了,农户上也增收了,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

六谷村为改善以往秋收后“地闲”、“人闲”的情况,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帮助农民改变固有的耕作模式,引导农民在冬闲时节搞副业、创收入,鼓励农民发展“冬闲经济”。

六谷村村民付庭义告诉记者:“在没种羊肚菌之前,每年冬天都叫没得事,天天都在玩,闲到无聊,后来看到种羊肚菌了,也试种了,第一年种了几亩,一亩地估计要收个七八千块钱。娃子都在外面 两个老的在屋里没有事,年年冬天里都闲到,最开始看到人家种,第二年我们也开始种,在屋里我们一年挣个三四万块、四五万块钱,还是怪舒服的,也把身体锻炼了,我今年65岁了,身体比原来还健康些。”

一年四季有活干,经济收入天天赚。如今,六谷村有更多的村民从观望的状态投入到羊肚菌规模化种植当中,彻底改变了过去冬闲季节在家“猫冬”的习惯,把“冬闲经济”搞得有声有色。

六谷村村民付之敏说:“今年我们六谷村 ,种羊肚菌,已经种了五六年了,我观察了这几年,种羊肚菌的人都发财了,都挣到钱了,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我今年也想试看,种了七八亩吧,今年要是效益好的话,我还想扩大规模,继续多发展一点,六谷村搞生态旅游,我还准备种三十亩黄桃,这是我个人规划。

目前,在村两委,能人大户的带动下“冬闲经济”已成为六谷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六谷村还持续增加冬季旅游项目,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在此基础上,以羊肚菌为中心,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把六谷村打造成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美丽新乡村。

六谷村村民周正文说:“从2017年,我们村两委研究, 党委政府号召,我们六谷村搞黄桃基地,有三桃,第一个黄桃、第二个冬桃、第三个血桃,另外我们村上还搞了一个葡萄,我们引进的是,合肥市农科院在我们这里搞技术指导,我们村几乎是,百分之七十的(农户)都有产业,我们村给他(农户)发放树苗,补一定的肥料,每户最少三亩四亩的,几乎老百姓不出去务工,在家里有产业做,有事做。”

农闲不再蹲墙根,多找门路去赚钱。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挖掘“冬闲经济”, 广开增收门路,让农民冬闲人不闲,人人有事做,天天有钱赚,从而走向幸福新生活。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