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乡:“小香菇”撑开脱贫攻坚“致富伞”-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沙河乡:“小香菇”撑开脱贫攻坚“致富伞”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5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雷钰琪 报道:冬日初雪悄然落下,走进房县沙河乡,一座座干净整洁扶贫小区拔地而起,一排排食用菌大棚分列道路两侧,菇农们满怀喜悦的在菌棚中忙碌穿梭,一个个冬菇菇就像一把把通往致富路的金钥匙,一张张笑脸就是那通往幸福的民生答卷,这图景共同构成了“香菇小镇”精准扶贫的华美乐章,飘荡在八道河畔的青山绿水间。

                              八道河畔的“香菇小镇”风貌

沙河乡位于房县东北部,因八条河流穿境而过,也被当地百姓唤作“八道河”。当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60米,森林覆盖率达86%,境内山峦叠起、森林茂密、空气怡人,高山、二高山、低山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精准扶贫以来,沙河乡因地制宜确立了“香菇小镇”的特色发展之路,以“政府+市场主体+园区+农户+金融”的发展模式,围绕易迁小区建设食用菌园区,将“小香菇”做成了脱贫攻坚“大产业”,引领群众足不出户实现脱贫致富。

“现在沙河乡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全乡25个易地搬迁小区,建设食用菌园区13个,稳定吸纳贫困户务工200多户300余人,示范带动各村贫困户自主发展300余户,1000余人,全乡发展食用菌达700万袋,年收益5000余万元,纯收入达2100万元。”谈及食用菌带来的经济效应,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食用菌产业为全乡的精准扶贫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除此以外,沙河乡党委政府还聚焦群众发展无门的问题,巧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筹资8000多万元,先后新建和改造覆盖乡、村、组的公路12条200多公里,架设大小村组公路桥20座,并在火光、白沙河等8个村围绕易地搬迁小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化的食用菌大棚,历史性的打通全乡村组间的交通阻隔,让1530户3692人从此走出穷山坳,彻底解决了沙河乡“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

火光村食用菌产业园区一角

凝聚红色力量 引导群众发展

“2016年刚开始决定发展食用菌时,大多数老百姓都持观望态度,其实沙河乡的资源和气候优势得天独厚,我们应当把握住发展食用菌这个致富的机会。”火光村支部书记陈传蛟表示。

如何转变思路让群众从“想发展”到“敢发展”?乡党委审时度势发布动员令,在全乡成立食用菌产业党支部,乡党委主要领导担任支部书记,村级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示范种植,创新“村社合一”模式,探索“支部+市场主体+园区+农户”的“四位一体”组织方式,村干部发挥“关键少数”作用领衔办产业,8名村“两委”干部、23名农村党员先行先试,当年村集体发展袋料食用菌40万袋,实现收入200余万元,为老百姓开了一个好头。

香菇种植成本最高的就是建大棚和买菌袋,为了最大限度吸引群众参与,沙河乡还出台政策每户贫困户可以***一个大棚,以贫困户身份购买食用菌袋,一次性补贴0.5元,发展1万袋食用菌贫困户只用花2万元的启动资金,金融扶贫更是针对食用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免息贷款限额从1万提到3万元,确保贫困户发展有资本。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本地的香菇质地比较好,今年发展的五万袋香菇,预计毛收入在35万左右,除去本钱赚个18万元没有问题,。”贫困户张德军欣喜的说道,2018年通过返乡发展食用菌产业,他们家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实现了持续增收。张德军只是发展食用菌致富的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贫困群众在沙河乡还有很多。

食用菌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增收 

吸纳龙头企业 助力产业升级

沙河乡勤发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冷藏库现场一片繁忙,来自襄阳等地的货车排起长队等待装货。该合作社负责人杨火勤说:“今年虽然遭遇疫情,香菇价格有所下降,但是销路仍旧很好,预计今年夏菇、冬菇总收入可达2400万元。”

为了打破小农经济格局,将资源势能转化成发展动能,全面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2017年沙河乡主动引进浙江籍党员客商杨火勤成立勤发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注册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200余万元,建设占地60余亩,集养菌、生产、冷藏、交易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并用三年时间实现全乡袋料食用菌从150万袋到300万袋再到580万袋,完成了规模化发展的“三级跳跃”,“香菇小镇”品牌逐渐声名远播。

“这几年发展食用菌收入挺好,儿子读大学的钱也有了着落,以前看上去不起眼的“小香菇”现在成了全家人的希望。”沙河乡火光村村民易明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两个孩子要读书。2015年,他凭借金融扶持政策贷款5万元,开启了食用菌发展之路,依靠勤发富合作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家里的菌袋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2018年他家顺利脱贫,预计今年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勤发富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指导香菇种植

搭乘电商平台 成就品牌梦想

为进一步擦亮“香菇小镇”品牌,助力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沙河乡大力构建电商人才培训、农产品营销和农村物流等服务体系,通过引进物流快递、微商销售等,建成了沙河乡电商服务中心,成功借助电商对农特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的特征,产量高还要第一时间卖的出”,湖北神龙小阿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文龙香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销售额2000万元,仅房县香菇单品销售额就要达到800万元,电商平台渠道广、传播快,不仅能让种植香菇的贫困户实现增收,更能帮助产品建立品牌优势。

借助的电商平台优势,沙河乡食用菌产品目前已先后登录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农村***、每日优鲜、汇通达、拼多多等数十个电商平台,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走向全国的喜人成就。除此以外,沙河乡还积极谋划“村播人才培养计划”,发掘本地直播领域乡土网红,通过发挥直播带货优势扩大销售渠道,确保贫困群众增收动能不减。

随着“香菇小镇”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沙河乡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沙河乡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实现以食用菌产业为引领,多种产业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山乡,现在正以昂首阔步的姿态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