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台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谋思路、寻良策,建支点、强支撑,筑堡垒、强保障,着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擦亮了绿色发展名片,不断提升了绿色发展“颜值”。
一、强引领,布好绿色发展“一盘棋”
绿水青山是五台最大财富,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五台乡精心破题,着眼当前发展,立足可持续发展,凝聚各方共识,从三个方面入手,布好绿色发展“一盘棋”。一是立足体制优势,谋划绿色发展出路。充分发挥“场+乡+局”管理体制在绿色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突出特色森林小镇发展定位,全面落实“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产业旅游化”的发展策略,推进“林、农、旅”融合互促发展,打造生态景观林、经果林,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着力培育生态观光农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旅游效益的三赢发展。二是突出资源特色,优化绿色发展布局。依托“一片林、一库水”,修好一条生态路,打造“香炉垭森林康养基地、森林集镇、红场村观光农业、金牛寺生态茶庄、龙潭峪观坝探洞游古南河”五大节点,构建绿色发展布局支撑。三是筑牢党建保障,凝聚绿色发展向心力。推进绿色发展,党建引领与保障是关键,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乡班子成员围绕绿色发展,提出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10条;切实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正在筹划建设七叶树产业党支部;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党员代表共提出绿色发展的合理化建议7条;推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网格五员化”(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代办员、环保员)管理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最后一公里”,办理群众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的事实20多件,进一步凝聚了绿色发展的合力,催生了绿色发展的动力。
二、重统筹,走活绿色发展“富民路”
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还必须搭建好绿色发展平台。围绕如何激活绿色发展的动力,走活绿色发展的路子,五台乡着力落实“四轮驱动”举措。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拉动绿色发展。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发展集生态绿化与药用价值与一体的七叶树6080亩,农户获得退耕还林生态补助资金720多万元,七叶树挂果后农户可户年均增收1500多元。二是招商引资撬动绿色发展。利用东风公司驻村帮扶机遇,招商引资建成金牛寺山泉水厂,使五台优质水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进一步增加了金牛寺村集体收入。落实以商招商,开发建成了金牛寺生态茶庄,进一步提升了茶叶加工制作水平,带动了金牛寺近百户农户发展茶叶致富。三是能人带动绿色发展。扶持五台在外人事返乡创业,大学生高龙兴办了养鸡场,成立了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土鸡5.2万只。扶持刘宗绪发展蓝莓观光采摘游基地170亩,带动农户就近务工增收40多万元;大力培育村干部致富“领头雁”,村书记刘志华带头饲养黑山羊,带动金牛寺村发展黑山羊1000余只。龙潭峪村村干部孟贤坤兴办了扶贫油坊,带动全乡发展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2000余亩。四是优化模式促动绿色发展。走实“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引进湖北金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公司,成立武当农夫黑猪养殖等3家合作社,建成黑山羊养殖场等5个特色种养基地,主打“诗经源”商标,强化电商平台网络营销,推动五台绿色扶贫农特产品进军东风公司职工“消费圈”,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全乡呈现土鸡、黑山羊、黑猪、茶叶、药材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绿水青山正鼓起群众腰间的“钱袋子”。
三、严管护,当好绿色发展“守护者”
留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围绕如何保护好这一片“绿色银行”,五台始终坚持三管齐下。一是强化“三线”建设,织牢森林安全防护网。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农户“四进”活动,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拉紧森林防火思想防线。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资源防护责任体系,查找森林防火中的薄弱环节、漏洞问题,筑牢森林防火管护线;建强防火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防火林道19公里,维修森林防火道40公里,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安全保障线。二是落实“四有”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立乡环卫站,确保环境卫生保洁有专职机构常年抓;组建村环卫队,确保环境卫生保洁有专班常年做;推行合同制管理,确保环境卫生保洁有标尺来量化;统筹整合资金,确保环境卫生保洁有经费保障,从而推动了环境卫生的大变样。三是凝聚三方合力,强化生态执法监管。整合场林业股、乡派出所、群众护林员三方人员资源,进一步延伸森林执法监管触角,厉打击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侵占林地、围网捕猎等违法行为,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92.5%,是全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
(作者系五台乡党委书记 马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