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为在全县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用餐良好氛围,9月8日至9日,记者随县文明办检查组通过不打招呼随机探访的方式,到多家餐饮门店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学校食堂暗访发现,发现机关学校食堂坚持教育宣传先行,时刻提醒就餐者厉行节约,就餐者大多数“光盘”,浪费现象明显减少,但无意中浪费饭菜的现象仍存在;餐饮门店内厉行节约宣传氛围不够,大多数市民在就餐时均能做到“点菜宁少勿多、不够再加”“吃不完打包”,但也有少数食客存在浪费的现象。
在雄耀体育、顶盛新能源公司、县检察院职工食堂内,记者看到食堂内部处处可见倡导节约的宣传牌,职工们分别根据自己食量购餐,部分员工还从自家带来咸菜,普遍做到了吃多少打多少饭菜,几乎没有浪费。雄耀体育、顶盛新能源公司两家公司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堂会根据厂内职工当天到岗人数提前估算就餐人数,根据人数多少制作饭食,基本无大量过剩造成浪费的现象。
在县检察院食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食堂实行预约就餐制,从源头制止餐饮浪费现象发生。职工们自助取餐,均做到了“光盘”。
在实验中学食堂,食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会根据学生数量为各班级配送饭菜。学生们按班级就餐,老师也会提醒学生按量取餐,不够再加,学生们也几乎没有浪费粮食,乱倒剩饭的现象发生。
在探访城区餐饮门店过程中,记者看到大多数顾客都做到了“光盘”,餐桌上食物所剩无几;偶尔有吃不完的,还会主动将剩菜打包带走。遇到点菜过多没吃完的情况,餐馆工作人员也会提醒顾客打包,但仍有少部门市民存在点菜时爱“讲面子”,吃不完“好面子”不打包,造成食物浪费的现象发生。
记者手记:各大餐厅、食堂内有关节约光荣、倡导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节约用餐的氛围扑面而来。但如何让公益广告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告别“舌尖上的浪费”,各家餐饮企业还需要主动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主动打包并提供打包盒、打包袋,广大市民朋友也需要放下“面子”,更新观念,按需点餐主动拒绝餐饮浪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