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代世旭李准彭锐 报道)“人生在世,总得做点事情。当医生,要对得起患者;当院长,要对得起全院职工;是党员,要对得起党组织。”这是罗良德留给家人最后的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罗良德一直牵挂着手头的工作,一直牵挂着未完成的事业。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罗良德一直坚守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他结合实际,统筹调动各方面资源,全力救治确诊、疑似、关注、发热等类型病人。
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同事们都劝他回家治疗休息,但罗良德拒绝了。
房县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张华涛说:“ 他当时直接给我说的,我作为新冠肺炎县级定点医院的院长,在房县新冠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不靠前指挥,坐在现场指挥,有很多工作会很难推进下去。”
张华涛说,罗院长当时给他说的话,至今时常浮现在耳边。
“ 如果我走了之后,我对不起房县这么多发热病人,这么多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当一个人连生命都不顾了,这我想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我们通俗的来说,这就是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张华涛知道,在罗良德咬牙坚持的背后,是他忍受着的剧烈疼痛。
张华涛说:“ 我作为一名医生来说,我深深地知道,癌症的疼痛是所有疼痛里边最重的一种疼痛,疼痛我们通常分为10级,癌症的疼痛是不能用一般的吃点药能够控制的住的,但是罗院长强忍着疼痛,仍然能够坚持在搞疫工作一线。”
3月9号,农历二月十六,是罗良德56岁的生日。从早上开始,罗良德就上吐下泻,喝下一口水也会全部吐出来。晚上的时候,家人把罗良德送到了医院。经检查,他的肌酐值是平常人的3倍,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立即组织抢救。
罗良德的妻子孙霞说:“但是我看到他眼角的眼泪流出来了,没办法,我忍了装啊,他抓住我的手,说,老孙,莫哭,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我俩都是好好的。”
有着30多年医护经验的急诊科护士长刘艳给他打针时,找不到血管。
刘艳说:“ 在最后那段时间,每天血管更难找了,我上了几十年班,什么血管都见过的,最后只有想尽一切办法,用热水敷,看得到血管才能够穿刺,一直打到到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前一天还在打针。”
3月18日,医生遵从罗良德和家人意愿,给他办理了出院手续。从十堰城区返回房县,住进县医院肾病内科。这时,他的癌细胞已转移到肾脏和骨头,出现无尿、血压低、精神状况差等症状,连正常的注射都无法进行,但他还在不停地接打电话、安排工作。
刘艳说:“看到罗院长日渐消瘦的面孔,和他的精神,鼓舞了我,我在科室里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就想到罗院长,我这点困难算什么。”
尽管如此,罗良德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批示送到病床上的文件、电话安排工作。无论病情怎么严重,他都没有落下一件工作上的事。病床上,罗良德对妻子说的话,让孙霞百感交集。
“ 老孙,我没有遗憾,相信我没有遗憾,要说遗憾,就是我的病得早了一点,我要退休了,得病多好啊。”
流着泪的妻子,劝罗良德安心养病,并不断宽慰着他。
“ 我说老罗,不要紧你的病治得好,只要你能够动身的时候,只要能坐车的时候,我俩坐飞机,到北京治疗,过几天透析好了你就下地了,我俩就到北京去治疗,我陪你,天长地久。”
每次看到日夜在病床边照顾自已的妻子,罗良德心里总感到很内疚,觉得为了工作,亏欠妻子太多。但妻子总是轻言细语的安慰他。
“ 我说老罗你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你相信,夫妻之间,同甘说明不了什么,意义是共苦,我说我感谢你,感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检验我对你的感情,检验我俩相濡以沫。”
房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建设项目是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也是 “十三五”全省医疗卫生计生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储备库复核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2019年2月份开工,今年 4月24号,综合楼全面封顶,而此时罗良德已无法到现场去庆贺了。
弥留之际,罗良德对副院长刘肖峰说,大楼建设要抓紧推进,一定要注意复工后疫情防控工作;医院的家属楼改造也要把工作做实做细,要为职工多谋福利。
2020年5月14号中午12时27分,罗良德终因过度劳累导致病情恶化不幸逝世,享年56岁。
从1981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罗良德先后任房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原县卫计局副局长、县疾控中心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从事基层卫生医疗工作近40年,曾荣获“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