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赵琳 报道:今年以来,化龙堰镇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围绕把好“五个关口”,将管好农村公路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把好人员准入关。坚持把公路养护人员使用与脱贫攻坚巩固相结合。全镇16个村共配备养护人员59名,人员准入坚持“两个一律、四个不准”(养护人员一律为贫困户、一律有劳动能力、村干部不准、村干部近亲属不准、责任心不强不准、长期外出不准),规范养护人员准入,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就业门路、能增收脱贫,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二、把好程序规范关。采取“个人申请+村级初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讨论+村级公示”程序选拔养护人员,养护人员与村委会签订养护协议,明确责任与要求,划分养护里程,确保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群众认可。
三、把好组织领导关。全镇公路养护管理实行“路长制”和网格化包保,镇分管领导为全镇公路的“总路长”,各村书记为辖区内的“分路长”,各村养护人员为具体包保人员,实行“网格化”包保,定路段,定人员,定职责,专人负责、专人养护、分段管理,确保每一里路有人管、有人护。
四、把好考核兑现关。全镇共有农村公路177.8公里,每个养护人员养护10公里,围绕“路面净、路基稳、边沟通、杂草除、垃圾清、设施齐”管护标准,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月兑现、季总结”考核制度,形成干的好的表扬奖励,搞的差的少钱失位,将农村公路养护抓实、抓细、抓到位。
五、把好道路监管关。通过在车家湾、古城至庄房以及集镇等重要路段设立警示牌、劝导站,实行源头管、路面查、现场纠、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定点检查和流动检查相结合,从严打击车辆超载、抛撒滴漏等违法行为,要求现场整改,当场处罚,形成人人爱农村路、护农村路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