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陈玉田 报道:沙河乡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春耕备耕、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提早谋划、深入实践,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画好“三个产业关口”,为“三农”稳定当好压舱石。
一是画好产业规划关口。紧盯全年各项产业指标,实现全年粮食总产3000公斤,油料总产5000公斤,玉米5000公斤。春播蔬菜面积达到1700亩,春季补栏生猪8000头,山羊5000只,禽类18万只,烟叶达到2500亩,新建茶叶基地1100亩,发展段木食用菌0.9万架、代料食用菌700万袋,发展中药材2000亩,发展樱桃、黄桃经果林基地1千亩。
二是画好产业统筹关口。沙河乡运用好“早、分、补、提”坚持产业发展早规划,烟地早翻耕、食用菌原材料早准备、经果林早挖窝,目前全乡食用菌生产218.2万袋,烟地整地2400亩,挖窝7000个;分产业分村分户分类施策,集聚型产业做好消毒体温监测分时段工作制,请“安全人”,扶贫车间做好安全防护情况下已经开始复工达产。分散性产业避免互相交流,做到“安全距离”;发挥优势产业互补作用,针对猪仔养殖,同步发展鸡、牛、羊等其他产业,做到人人有事做、户户有产业;优势产业提规模、提质效,火光村食用菌园区新建两条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日产规模可达到5万袋,茅山村、邢家湾村建成两个菌包厂,提高偏远村菌袋自产能力。
三是画好产业服务关口。沙河乡坚持产业服务关口下移,农技、农机、林业、畜牧人员,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宣讲农业知识。大力宣传相关惠民政策,利用全民体温监测、村级服务便民群、村村响、疫情防控宣传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将产业政策知晓率到户到人,用好政策红利,把好复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