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名驻村工作队长的战“疫”见闻 ——记化龙堰镇化龙村驻村工作队长李身勇-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对一名驻村工作队长的战“疫”见闻 ——记化龙堰镇化龙村驻村工作队长李身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4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任爱琼   报道: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为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争,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在各条抗疫战线上演绎着一曲曲动人战歌。化龙堰镇化龙村驻村工作队长——化龙中心学校老师李身勇,就是其中之一。

化龙村是集镇所在地,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491户2280人,外来搬迁户多,人口密度大。2月4日晚接到上岗通知后,2月5日一大早,李身勇准时出现在化龙村委会。当时村级道路全部进行了封堵,整个村只有一个活动卡口供应急人员和车辆进出。为了确保每位村民每天受到至少一次防疫知识宣传教育,他把家中妻子出行用的自行车搬出来,自己花钱买喇叭,自己编辑防疫注意事项,自己录音,喇叭放在自行车篓子里,在一个口罩的防护下,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中进行防疫宣传。

村组是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主战场,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在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李身勇充当的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与穿着红马甲、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一起,入户测体温,走村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劝阻车辆行人,上报防控信息,各项工作他都参与。联防联控包片区包网格,他主动包保汉返人员最多、防控任务最重的化龙村6组。村民去世,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劝导人员不聚集、不扎堆,丧事简办。

图为李身勇同志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用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综治维稳、基层组织建设,还是今天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面所有的政策,最后都得经过村级来传达、落实到每一个村民,上面的千条线,都得来穿这一根针。村上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千头万绪,很多时候需要干部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化龙村目前只有3名干部,李身勇主动分担工作任务,每天白天走村串巷,晚上收集、统计各种信息,为信息报送员提供准确数据。

2月23日晚上9点30,我跟着驻村领导一起到化龙村委会,远远看到有一个人还在忙碌着,走进一看是李身勇,正在记录村级微信群里村民上报的体温情况。我们来了,他才抓住机会停下笔,喝口茶水休息会。借着明亮的灯光,看到取下口罩的他,脸上黑白分明,口罩遮住的地方,白里透红;口罩以外的地方,黝黑黝黑。连续好几天,支付宝运动排名榜上,李身勇以2万余步,位居榜首。

图为李身勇同志入户测体温

李身勇的父亲患有尿毒症,每隔一天要去医院做透析,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可是疫情就是命令,接到上岗通知后,他只能将病重的父亲交给妻子,妻子支持他:“你安心上班吧,我会好好照顾父亲的,只一点,自己要注意防护。”

从2月5日上班一直到现在,李身勇每天早出晚归。儿子是化龙卫生院一名医生,也一直奋战在抗击肺炎一线。照顾病重父亲的重任,落在了妻子和儿媳两名弱女子身上。2月27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去慰问他的时候,他说:“疫情面前,没有世外桃源,没有局外之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谢谢领导的鼓励,我会做得更好。”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