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房县网讯:2020年新春来临,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在荆楚大地,蔓延全国。人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房县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当中。

县委书记蔡贤忠亲临指导

县长纪道清现场部署

宣传部长董诠闻靠前指挥

疫情就是命令,突击队员冲锋在前
疫情警报拉响,县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施方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全院上下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设置预检分诊点、开通发热门诊,组织传染病区80张病床设立隔离病区,并调配15名医生,20名护士支援感染科。分级诊疗体系逐步搭建,降低了聚集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不计报酬、不计生死,舍小家、顾大义,主动冲向抗击肺炎疫情第一线。目前主动请战加入一线的医务人员有100多名,组建预备医疗梯队9支共200多人,随时待命。
疫情就是召集令,从大年初二开始医院800多名医护人员,全员放弃休假,在外探亲的尽一切办法从天南海北回院,回归各自工作岗位。撤销年前排班表,所有人员由医院防控指挥部统一调用,积极为抗击疫情奋战,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防控就是战斗,直面疫情主动出击
走进县医院大门,保卫人员及时督促进出人员佩戴口罩,保持距离。预检分诊台,2名医护人员挨个对发热病人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甄别分诊,连日来分诊处每天都有100多名群众来就诊、询问、咨询。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汗水蒸发成水珠,发热门诊医师、感染科副主任孙玉珍早已没有节假日、上下班的概念,每天接诊200多人,从未按时吃过一顿热乎的饭菜,因为诊治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人现已被隔离,还继续在隔离区继续开展防病治疗工作,尽她自己医者的那份责任。感染科护士长田玉梅日常里总是面带微笑充满活力,从接到疫情报告开始,她在隔离病房已经连续工作了7天,没有回过一次家。唯一可以看见的也是同事分享在朋友圈,用手机拍下的她那忙碌的身影,和防护面罩下疲惫的笑容,唯一不变的还是她那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活力四射的真性情。今年已经52岁的心胸泌尿外科护士长刘桂梅是医院应急小组第一梯队参加救治的人员,原本可以在家带外甥的她也毫无怨言主动请缨的在隔离病区连续奋战24小时。

院感科主任卢玉平以查代管,从医院边边角角点点滴滴做起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并确保了医院这个高风险高感染场所,在春节期间无一例院内感染事件。

公共卫生科主任丁瑛瑛每天三点一线奔波在病房、办公室、疾控中心之间,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不知白天和黑夜,有了疫情总是第一个出现。

医院成立了9批由临床护士长和骨干护士组成的应急梯队,24小时一个班,中途少量简单进食。因为进出全身要进行二次消毒,为避免不必要的物资消耗,所有人当班不敢喝水,也无法上厕所,穿着纸尿裤,高强度的工作下来,整个人在防护服内都是大汗淋漓,精神憔悴,唯一能见的是眉间疲态和条条口罩勒痕。封闭的防护服包裹着这些平常为人母为***的娇弱身姿,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却是敢与病魔抗争的小老虎。

抗疫就是守土,后勤保障履职尽责
疫情突如其来,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治病人。恰逢春节,医用装备生产厂家、物流公司放假,导致我院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橡胶手套等医用器具短缺。但是医院每天就需要3000个口罩、500套防护服、150个护目镜面罩、400双医用手套、100瓶消毒液,120瓶手消、100瓶酒精等医用物品。医疗防护物资极度匮乏,物资成为医院防控工作面临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全院各科也都在确保一线科室有防护物资的情况下,有序领发防护物资。物资装备科24小时值守,接受全国爱心人士的捐赠。中医科及时将熬制好的中药预防汤剂,发放到在一线参加防控的人员手中,率先保证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院党委班子昼夜坚守研究、部署、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各职能科室各司其职,按照医院指挥部的统一安排,积极开展为防控疫情相关的各项工作。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这群可爱的房医人逆风而行舍小家顾大家,无惧病魔,用对生命的大爱, 格尽职守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他们始终不忘初心与使命、勇于担当,倾力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发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房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