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许诺君 冯磊 报道:姚坪乡地处房县西北边陲,为黄龙滩库区腹地、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因库区山长水阔,水位不稳,地质灾害频发,境内有73处大型滑坡体,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姚坪乡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依托“进村住户,户户走到”工作,扎实开展“四访五看”,紧盯姚坪全乡安全饮水和基础设施工作短板,发力攻克民生难题。乡党委以高标准、高质效、严要求的工作站位,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全乡掀起了领办民生实事高潮,“坚守初心担使命,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共收集民生实事34条。
落实饮水安全工程,提升群众获得感“5年前的姚坪,可以说是:地处库边看汪洋,天天为水愁断肠,住在库区河边儿,看得到水,吃不到水,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这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办的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儿!”庆口村2组村民杜达梅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
为了解决虎尾沟村对寺河片区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由乡党委书记带队,同驻村领导和村“两委”干部一起,邀请本地熟悉村情的农户朱启凤,徒步两公里,进山寻找水源,最终确定蓄水点,建立蓄水池,确保雨天留甘霖,晴天有水饮。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姚坪乡16个村共新建蓄水池67个,小型水窖39个,取水池31个,全乡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全乡群众用水得以保障。汩汩甘泉流进了千家万户,也润泽了广大贫困群众的心田,群众获得感逐步攀升。
落实道路断板修复,提升群众安全感。由于姚坪乡地处库区边远地带,交通极其不便,“出行难”一直是多年来姚坪人民群众心中的一块“心病”。近年来,十竹路的修通,为姚坪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现在各村修起了通村路和户院路,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近两年来村级公路累计硬化52.5公里,姚坪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给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的原则,抓住那些让人民群众最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狠抓落实,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落实道路断板修复,把实事办实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乡党委书记郭兴贵同志带领乡农村公路管理办、相关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对堵河对岸6个村逐段查勘,实地踏勘测量损毁公路路面,为下一步修复损坏公路提供依据;在确定公路修复方案方面,坚持问政于民,经过分片区召开户院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确定公路分段、分线、分步施工修复方案广泛听取民意,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实惠。
目前,姚坪乡堵河对岸6个村损毁公路修复工程将于10月底基本完成,修复损毁公路9.4公里,逐步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大力提升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指数。
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以前的姚坪乡放眼望去,全是土墙房,而现在全是整齐的砖墙房;破损的村委会不复存在,全乡16个村都建起了美丽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由于姚坪乡地质环境恶劣,百姓出行都靠走路,靠着我们一代一代的姚坪干部,现在都修起了村村通的公路;交通的不便导致了教育的落后,上学难一直是导致姚坪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而现在姚坪建立起美丽的姚坪小学和姚坪中学,让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新建的24个养老公租房,集中安置了154名老人,配套老年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和健身器材,让寂静无声的空壳村成了留守老人的幸福窝。
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姚坪乡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解决了一批为难事、烦心事。由于姚坪乡地势区位的原因,大面积平地非常少,乡政府大楼建立之初并没有空地设立停车场,群众来乡政府办事,车辆停放存在着大问题。直接停靠在公路旁边,不仅影响美观,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垃圾处理也一直是姚坪乡一大难题,距离县城较远,全乡垃圾运输至县垃圾处理站处理成本较大且处理效率不高,大大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这两个难题困扰着姚坪乡的人民群众,因此,姚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并通过会议讨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乡政府门前花台进行改造,建造一处整整齐齐的停车场,车位达到20余个,满足方便了群众日常办事所需车位,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并且在十竹路边建设姚坪乡垃圾处理站,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之中,此垃圾处理站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完全可以满足我乡日常垃圾处理,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置身于群众之中,眼里看得到群众,心里装得下群众,行动上为了群众,真正把群众的所思、所盼、疾苦冷暖放在心上,稳固提升群众幸福感。
聚焦为民谋福,紧盯为民做事,姚坪乡党委书记郭兴贵说“只要把老百姓放在心头,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干部的大事来做,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老百姓自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再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再苦的环境也能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