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专栏——房县项家河村脱贫攻坚观察②-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房县项家河村脱贫攻坚观察


作者: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4日

今日房县网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李先江 杜达巍 报道: 夏日里,走进房县项家河村,村道边花团锦簇,粉的是波斯菊,红的是百日菊……这些花,是村里的产业大户王强义务播种的。“你追我赶当先进,人人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说,该村通过立规矩、抓帮扶、搞评比,激发出全村奔小康、讲文明的斗志,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齐头并进。
  2014年,项家河村已有一定产业基础,但村容村貌、乡风文明还是老样子。
  一次,方必春请客商来收购山羊。刚进村,恰逢一户人家办生日宴,上百人在稻场里吃流水席,几个“喝大”的比着嗓门高谈阔论,搓麻将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村里转了两圈,竟有3家办生日宴,几个养羊大户都在吃酒,客商等了个把小时,他们才醉醺醺地回家——哪还能谈生意!客商只摇头,方必春觉得脸上无光。
  人情风盛行,耽误时间、增加负担、消磨意志、败坏风气。当月,村里出台村规民约,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保护等6方面进行规范,特别是狠刹人情风,规定除婚丧嫁娶外,生日宴、升学宴、盖房奠基宴等一律不准办。“一年人情开支少了三分之二。”村民席良成说,不用操心今天去张家、明天去李家,琢磨产业、下地干活的时间多了。
  对于脱贫信心不强、文明意识较差的农户,项家河安排村干部和产业大户结对帮扶。村民刘忠炳过去游手好闲,还经常扯皮闹矛盾,家里房子塌了,就借住亲戚家。用他的话说,“这辈子没指望了,过一天是一天。”
  方必春与之结对帮扶,鼓励他种烟叶,帮他提供烟苗、赊化肥、免费技术指导。几年下来,刘忠炳还清了债,盖起了新房,目前种烟80多亩,还流转山林养鸡。“只要靠双手,没有改变不了的生活。”刘忠炳成了村里的典型,他主动讲自己的故事,帮助、鼓励其他村民。
  劳动光荣、争当先进,大家的志气被激发出来,村里推出产业之星、最美党员、最美儿媳等10类先进典型评比活动,村民比环境、比产业、比家庭和谐。
  村民陈正梅50多岁,10多年前,婆婆瘫痪。陈正梅和丈夫发动亲戚朋友、邻居与公爹谈心,帮助公爹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她承包了全部家务,鼓励丈夫和公爹打工挣钱。如今,孩子长大外在工作,每年回来买礼物、干家务,幸福生活让村民们羡慕。去年,陈正梅被村里评为“最美儿媳”。
  村里形成了争当先进的氛围浓厚。在外发展苗圃产业的王强,主动在村道两边种起花卉;产业大户程明群,主动清扫百米通组公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主要村道都由村民义务清扫;吴高清、吴高月双胞胎兄弟会唱诗经民歌,曾参加过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两人带头经常在村文化广场义务演出,引得大人小孩跟唱。
  为把良好的乡风文明保持下去,该村在每个居住片区选出一名党员、大户为“片长”,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打分评比,各家有什么困难,片长首先提供帮助,无法帮助的再提交到村里共同帮扶。
  去年,项家河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家家户户挂起文明家庭公示牌,对孝顺父母、邻里和谐、环境优美等选项贴牌公示。“村民走村串户,习惯性地看看门口的公示牌。”方必春说,大家找差距、有动力,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