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文化文艺志愿者“四力”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万峪乡-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文化文艺志愿者“四力”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万峪乡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5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张林立  报道:7月13日,房县文联组织房县摄协、书协、美协开展“‘初心不忘’房县文化文艺志愿者‘四力’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万峪乡。

“四力”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是房县文联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四个坚持要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部署,组织广大文艺家赴一线采风、实施命题创作、促成果转化,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学习教育活动做真做实、做出成效的一项长期工作。

活动上,房县摄协、书协、美协文艺志愿者深入万盐路施工现场、万峪万亩药材种植基地、扶贫安置小区、小坪村党支部等地,实地采风,感受万峪至丹江口市盐池河镇的生态旅游规划,深入了解药材种植产业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改善,查看农村“四好创建”成果,观乡村精准扶贫巨变,这些都将为艺术家开展创作提了极大供素材和灵感。

在小坪村,万峪乡政府和文艺志愿者召开座谈会,书画文艺志愿者为村两委和群众创作书画作品。座谈会上,万峪乡书记钱师威介绍万峪乡基本情况和乡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施的万盐路工程是万峪乡打造武当山后花园,开发生态旅游战略的一项重要抓手,欢迎文艺家常来采风创作,宣传推介生态旅游,同时万峪乡高度重视教育,每年万峪乡初中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希望文艺家多来开展文艺进校园活动。在坐的艺术家纷纷发言,万峪乡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万峪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延续,此次“四力”学习教育实践走进万峪活动感触很深,今后将结合万峪精神、万盐旅游规划、万亩药材基地等素材开展艺术创作,用文艺精品展示万峪精神,激励群众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

自“四力”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房县文联积极组织县书协、美协、摄协、作协、诗词楹联学会、赏石协会、老年书画协会的文艺家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者下农村、到社区,深入精准扶贫及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进行文艺采风活动,开展“房县作家写房县”“房县画家画房县”“房县摄影家拍房县”等活动,感受发展变化,创作文艺精品,在系列活动中锻炼和提升“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号召他们从不同角度展示房县山水人文之美,提高房县知名度和美誉度。

到目前为止己创作文学、美术、摄影作品300多篇(幅),房县文联先后在开办的微信公众号、《神泉》杂志、《今日房县报》副刊“扶贫路上”“房县文化”等专栏,择优展示并向上推介大家的创作成果。先后有50多篇(幅)作品被上级媒体采用。由县作协会员张耀轩、姜照辉分别采写反映农村城镇发展变化的散文《我和我爹》《南街的皂角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向全国推介。书协、摄协多名会员在“四力”学习教育中,大大激发了创作热情,多件作品在市以上专业大赛中获奖。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