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一行深入当地企业了解情况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冯飙 任传奇 报道 7月4日至6日,按照县委书记蔡贤忠和县长纪道清的指示,房县司法局局长丁华带领由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律师组成的工作组,远赴我县近4万农民工集聚的浙江省宁海县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挂牌成立了“房县法律援助宁海联络站”,标志着我县打通了为外地农民工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此活动受到宁海县司法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全程参与,房县司法局和宁海司法局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战略协议。活动期间,县司法局工作组召开了200余名由农民工及当地企业代表、法人参加的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法律服务需求和建议。深入企业车间,民工生活集散地,了解房县籍群众生活和工作状况,就崇尚法律、农民工维权、弘扬房县、宣传房县、奉献房县等主题开展了不同场面的法治宣传会、座谈会等,得到了我县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房县司法局向宁海县法律援助联络站授牌
房县是浙江省宁海县的劳务输入大县,2016年前经每年从宁海县往返房县过春节的所乘车辆的人员初步统计有近8000余人次,加之乘坐火车、飞机及自驾车的,人员估计近3万人左右。当时根据宁海县政府流管办统计,房县籍外来务工人员在该县正式登记在册的共有8334人(其中儿童1174人),主要分布在桃源、跃龙、西店、梅林等经济发达乡镇街道。房县籍务工人员有50%左右在企业打工,以文具、电子、汽配、模具等行业为主,40%人员从事建筑、服务行业,10%人员在自主创业。我县在宁海的务工人员普遍具有较好的劳动能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处于整体基本稳定的状态。根据近三年来的劳动仲裁及劳动监察欠薪案件统计,在宁海县的房县籍务工人员申请仲裁的案件共有近百件,占当地劳动仲裁总案件数的比例约为6%;欠薪案件20余起,涉及人员150余人,共计处理欠薪350余万元。
在宁海县的房县籍务工人员维权的仲裁案件类型主要是工伤保险待遇这一类,另外有部分工资、社会保险案件。在法院也还有不少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民事案件。这些案件极少部分获得了宁海县当地法律援助,仍有大部分因为农民工不知道法律援助或认为异地办理法律援助程序太过麻烦而没有申请法律援助,从而加大了当地房县籍务工人员的负担。
鉴于房县在浙江宁海务工人员的数量以及需要维权的现状,近年来,房县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防范、主动、全覆盖”,创新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围绕服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等任务,加强统筹协调,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的工作目标,从“加强异地协作、健全农民工维权网络”方面来全力打造房县法律援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