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 湖北日报记者探访房县“八里樱桃”的成功之道-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去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 湖北日报记者探访房县“八里樱桃”的成功之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7日
原标题:“八里樱桃”的成功之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杜达巍 柯勇
 
樱桃成熟时节,房县城关镇八里村,樱桃黄中带红掩映在绿叶丛中,林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好一幅樱桃采摘美景图。
 
八里村樱桃面积7000多亩,2018年樱桃销售6000多万元,综合产业收入1亿多元。5月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果园,探寻“八里樱桃”的成功之道。
 
玩直播网上卖樱桃
 
“一层樱桃叶,一层樱桃果。大家快摘轻放……”一大早,冯家洪就来到樱桃园里,指导工人们采摘樱桃。
 
59岁的冯家洪,从2011年开始种植樱桃。他成立房县庐陵王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800亩,吸纳52户贫困户入社。“成立合作社的好处是面积发展快,用工有保障。”冯家洪介绍,樱桃上市时节,基地每天需200多名采摘工,通过贫困户联络亲戚,“用工不发愁”。
 
2018年,“八里樱桃”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今年初,冯家洪聘请专业宣传团队,借助京东、360、百度等网络平台,从樱花开放时就发动宣传攻势,隔三差五让八里樱桃的网文置顶。4月底,樱桃渐熟,他每天在果园来一场直播,引来300多万点赞,5000多人在网上认购。“以往一篮一篮卖散户,现在一筐一筐卖大户。”
 
办培训、卖树苗
 
“八里樱桃也曾起起落落。”谈起樱桃发展历史,八里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明深有感触。
 
30多年前,八里村樱桃面积发展至1000多亩。然而,由于传统樱桃皮薄易损,保质期仅一两天,加上当时物流运输不发达,八里村的樱桃“走不出县、进不了城”。
 
有人从山东引入车厘子,但产量低。果农陷入迷茫,有人砍树复田,有人荒园出门打工。
 
2011年,在外打拼的李建明携妻儿返乡种樱桃。他跑遍了同纬度、气候相近的鄂陕等地,并在陕西拜师学习樱桃种植、管护技术。学习归来,李建明测土配方、实验嫁接,终于培育出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八里樱桃”。
 
与本土樱桃相比,“八里樱桃”果树仅1人多高,采摘方便;果实饱满色泽鲜红,常温下可存放5天左右。“八里樱桃”名声渐响,李建明流转100多亩土地,建设樱桃种苗基地,把树苗卖到陕西、重庆等周边地方。来村里学习种植技术的人多了,他建起30亩示范种植园,专门培训外地学员。
 
今年,李建明取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一年有四分之一时间在外讲课,卖树苗的收入已超过卖鲜果”。
 
借势打造樱桃小镇
 
清晨,太阳还未完全露出脸庞,樱桃小镇农家乐业主李天荣就和工人们忙碌起来,“今天五一小长假,中午已订了10多桌。”
 
八里樱桃火起来,引得一批又一批城里人来采摘。“这么多人来了,总要吃饭。”李天荣和家人商量,开起农家乐。“樱花盛开、樱桃成熟的季节生意最好。”李天荣说,光是这两季,就能收入3万多元。为了能在其他季节吸引客人,他在房前屋后栽种了桃子、大枣、柑橘等,果子从5月可以采到11月,游客们来吃饭的同时,可体验采摘的乐趣。
 
2016年,八里村依托樱桃产业,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耕体验、生态垂钓、户外运动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樱桃小镇。
 
2018年,八里村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李天荣果树采摘收入3万多元,农家乐收入6万余元,除去成本,一年有6万多元装进口袋。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