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县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广大政协委员立足全县大局,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参与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突出“八大产业”发展重点,狠抓项目推进,大力招商引资,扎实推进“一城两基地三中心”建设,为政协事业增光,为房县发展添彩,涌现出许多典型经验和事迹。从即日起,本报推出“三大攻坚·政协力量”专栏,集中报道我县政协委员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的先进事迹。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刘东平 报道:县政协委员、九方魔芋有限公司负责人聂武斌以“公司+基地+扶贫村+农户(贫困人口)”的经营模式,把魔芋产业打造成农民脱贫致富的优质产业,让魔芋发挥出脱贫致富的魔力。
聂武斌年轻时子承父业,成为房县汽车队一名司机。1995年汽车队改制,让他失去了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聂武斌选择下海打拼,做生意游刃有余,成功积累起第一笔财富。
后来,偶然的机会聂武斌了解到魔芋行业的商机和潜力巨大。他想起房县老百姓有房前屋后种植魔芋的习惯,通过走访考察,最终决定在房县发展魔芋产业。
一开始聂武斌主要是在农户家收魔芋,然后加工成蔬菜和精粉,发往外省销售。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订单供不应求,聂武斌更加认准了这项朝阳产业。2015年,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房县九方魔芋科技有限公司院土专家工作站”。
随着魔芋种植在全县面积越来越大,魔芋产量不断提高,聂武斌不满足于魔芋精粉初加工,想把传统农业往工业化方向发展。2017年,聂武斌外出考察学习,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就魔芋深加工技术达成合作协议,研发并注册了以“神农魔芋”为商标的休闲产品。目前这个产品在全国六七个省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眼下初冬,正是魔芋种植的时节,聂武斌也忙着向全县乡镇合作社免费发放种子。野人谷镇西蒿坪村海拔较高,近些年正在发展高山蔬菜,聂武斌免费发给西蒿坪村8000斤魔芋种,并亲自指导农民种植技术与要领。西蒿坪村主任宋学华说:“全村计划今年发展魔芋50亩,农民年均可增收6000元。”
为让贫困村民共同致富,抱团发展,聂武斌采用“公司+基地+扶贫村+农户(贫困人口)”经营模式,实行统一产业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回收,与种植户签订产品回收合同,开辟订单农业,形成了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不仅解决了农户魔芋种植的后顾之忧,还为扶贫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新的思路。
目前,聂武斌已在10多个乡镇发展魔芋规范化种植基地15万亩,对中村村、汤峪村、高塘村、鱼鳃村等全县精准扶贫种植重点村提供种子和技术培训,力争形成化龙堰、野人谷、中坝、门古寺等乡镇多中心发展的格局,着力打造“中国魔芋之乡”,全面发展魔芋产业链,把房县魔芋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聂武斌说:“作为房县魔芋产业带头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稳固发展魔芋产业,研究开发新产品,以企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