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福品轩 报道: 日前,“房县就业扶贫基地”在化龙堰镇六个扶贫车间挂牌。截至目前,我县已建厂房式、合作社式扶贫车间300个,为4800多名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自精准扶贫活动开展以来,我县积极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大力实施扶贫车间带就业促脱贫工程,全力推进就地就近就业模式,重点打造就业扶贫基地,发展扶贫车间集群,实施“小车间、大就业”模式,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以家门口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引导返乡企业把“扶贫车间”办到乡镇、村,把“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同步思考,一体谋划,实现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一是明确扶贫车间创建思路。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以市场导向兴办扶贫车间、坚持以政策支持做强扶贫车间、坚持以龙头企业带动壮大扶贫车间、坚持以多种经营模式拓展扶贫车间、坚持以安置小区作为重点建设扶贫车间、坚持以返乡创业引领扶贫车间建设。二是探索扶贫车间创建模式。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确定了两种创建模式:一种是厂房式扶贫车间。全县规划建设81个,已建成投产51个。实行“公司+外包加工+散户订单加工”的订单经营模式,这种“在贫困户身边”的扶贫车间,在全县各乡镇正在迅速复制,人均每月实现打工收入1700元。另一种是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全县已有210家规模合作社,采取“薪金+股金+租金”模式,链接贫困户599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