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戏 大有可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扶贫先扶志 戏说扶贫事—— 扶贫小戏 大有可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9日

●  记者 高书文

5月21日晚,房县影剧院内座无虚席,笑声、掌声不断,由县文体新广局、县文化馆精心编排的扶贫小戏《特殊待遇》《欢喜冤家》的汇报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自5月9日起,这两出小戏已经在军店、城关、土城、化龙堰、红塔、野人谷、窑淮、万峪河等8个乡镇开展了巡演。两部小戏从不同角度,把当前脱贫攻坚中的人和事,以艺术形式再现给观众,得到各地观众的高度共鸣和好评。

 
小戏里有大文章
小戏,多指小型戏曲舞台剧目,它时间短、人物少、演出灵活,但小而精妙,往往具备“以小见大”“以小见深”的特点。
在全县致力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县文体新广局、县文化馆根据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以群众身边的事为蓝本,历时半年,创作了两出扶贫小戏——《特殊待遇》《欢喜冤家》。

《特殊待遇》剧照
《特殊待遇》主要讲述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郝强真情帮扶贫困户的故事。精准扶贫战役打响,九道梁驻村第一书记郝强豪情满满离开机关来到农村,三个月入户走访,走遍了九道梁的山山水水。郝书记因人施策,为因病致贫的孟老九和无劳动力的寡妇柳大姐制定了特殊的脱贫方案,却不被二人理解,招到他们的联合捉弄,被二人酿制的黄酒和臭豆腐乳浇了一头。这一幕被村书记孟德福看破,用激将法对两人进行了一番批评、数落,但郝书记并不计较,一边劝解孟书记,一边与孟、柳二人交心谈心,共商脱贫之策,最终触动其内心,干群同心脱贫奔小康。

《欢喜冤家》剧照

《欢喜冤家》讲述了贫困户李二广痛改前非和寡妇刘桂香共同发展养猪产业、齐奔小康的感人故事。李二广曾是一个勇于担当的“娃子王”,他与同村的刘桂香从小青梅竹马,但由于当初双双家庭贫困,有情人没能走到一起。近两年,精准扶贫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已是寡妇的刘桂香享受到国家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养猪已脱贫致富,而李二广却歪解扶贫政策,不思进取,等吃低保。在村委龙书记及桂香等人的开导和教化之后,李二广决心痛改前非,与刘桂香携手共同发展养猪产业,齐奔小康,再续前缘。
扶贫小戏在土城镇土城村演出
两出小戏各时长半小时,却将精准扶贫工作中,部分群众争当贫困户、乞求“特殊待遇”、等待政府救济的错误价值取向和现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小戏以精妙的艺术方式,引导这部分群众以主人翁态度和昂扬斗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同时,小戏对一个合格的扶贫干部形象进行了摹画:求真务实,倾情帮扶,干事创业。
“在一个小场景里把扶贫故事说清楚,如同身边的事却又发人深省,这就是小戏的魅力。”县文化馆馆长谭杰说,“而借着小戏这个艺术形式,达到宣传党的政策,补齐精神短板,矫正当前部分群众争当贫困户的错误价值取向,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是我们编排扶贫小戏,送小戏下乡的目的。”
 
小戏蕴含大能量
两部扶贫小戏采用房县方言和郧剧唱腔,语言鲜活、内容通俗,用群众自己的话讲述群众自己的事,观众都爱看。随着台上的情节时而紧张揪心,时而轻松诙谐,台下的观众时而感叹唏嘘,时而欢呼叫好,时而交头品评。
 
观众看到动情处不禁落泪。
在窑淮镇演出时,64岁的贫困户任传春看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她说自己对剧中的情景能够感同身受。好在女儿女婿在他们老两口的带动下,变得勤劳向上,现在一家人在脱贫致富路上,各尽其力,越过越好。
“我家是因病致贫,政府在教育、医疗、产业方面都给予了帮扶,看了小戏,最大的感受就是,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用积极心态去对待,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早日脱贫。”杜川村贫困户赵大前说。
扶贫先扶志,无志扶不起。在脱贫攻坚战中,让贫困群体有志向、有理想,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至关重要。野人谷镇杜川村第一书记况雄看过小戏后激动地说:“好看,生动,形象,非常有教育意义!希望多编排些节目,多进村演出,更好地感召群众,发挥文艺在脱贫攻坚中扶志、扶智的作用。”
 
 
红塔镇朱湾村书记朱斌云对戏中的驻村书记印象深刻,他表示深受感动和教育:“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更要在工作中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精神脱贫更要跟上!”
“扶贫小戏的演出,满足了山区群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传递了党的声音,宣传了党的政策,反映了脱贫新貌,使人们从中受到了启迪,既发挥了文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又探索出了文化+扶贫的新路子。”县文广新局局长刘世宏说,下半年,县文化馆将继续深入开展扶贫小戏全县巡演,为房县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记者观察】贴近生活有味道,弘扬正气展魅力。精准扶贫是个大舞台,文化扶贫是篇大文章。一出小戏,可以繁荣一方文化,化育一方人民。小戏不小,大有可为。

县文体局职工和演员在演出前搭建舞台

上了舞台是演员,下了舞台也是乐师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