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五个点”辐射带动农村全面文明-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五个点”辐射带动农村全面文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7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任志勇   报道:近年来,房县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经验新方法,通过找准关键点,打造示范点,抢抓机遇点,瞄住精准点,擦亮闪光点,以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由点及面,由部分到整体,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文明发展前进。

找准关键点,统领全面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关键在于价值引领,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和物质保障。房县通过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全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房县本土十字价值观,定期组织召开文明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统筹研究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出台《文明委成员单位责任清单》、房县文明村镇等系列创建管理办法、年度任务清单等,明确责任任务,纳入党建、宣传思想、综合目标考核,推动创建工作有人抓、持续抓、全面抓。

打造示范点,引领全面文明。每年由各乡镇自行打造一到两个文明村示范点,由文明单位结对共建一批示范点,文明办自己领办一批示范点。多年来,先后打造出化龙堰镇古城村、窑淮乡界山村等10个十星级文明示范点;打造出青峰镇青峰村、尹吉甫镇双湾村、回龙乡黑獐村等10多个人情新风示范点;打造出门古寺镇杉树村、东河村等30个结对共建示范点;打造出军店镇中村、下店子等10多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打造出野人谷镇杜川村、土城镇土城村等10多个文明旅游示范点;打造出土城镇塘埂村等30多个文化大院示范点;打造出门古寺镇项家河、尹吉甫镇沈家湾等5个榜样先进示范点;打造出窑淮镇三岔等10多个生态文明示范点;还有五台乡、姚坪乡孝道文明示范点......一大批先行试点,试验示范,为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探索了路径。

抢抓机遇点,助推全面文明。精准扶贫开展之初,房县就提出“精神扶贫双富同步” 拿出《精神脱贫五年规划》《全县脱贫攻坚精神扶贫实施方案》,印制《精神脱贫手册》等,把精神扶贫纳入“四双”帮扶、精准扶贫考核。投资3000多万,兴建一大批文化民生项目落户扶贫村,到2018年5月,房县新建农村文体广场236个,配套农家书屋、文体设施器材、文化墙、公益宣传、广播电视,广泛开展文艺下乡、百姓宣讲、道德讲堂,实现精神扶贫全覆盖。房县还抢抓乡村振兴、环保督查等机遇,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

瞄住精准点,发力全面文明。针对前些年房县农村存在的人情风盛行、把老人抛给政府扶贫、厚葬薄养与活人争地等突出问题,房县精准发力,先后开展移风易俗人情新风、孝道文明示范创建和殡葬制度改革。通过有效治理,“崇简尚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人情新风知晓率、认同率、遵从率均达到95%以上,全面带动移风易俗,经验做法在央视报道、中宣部宣传、省市主要领导签批、全国省市交流推广。孝道文明示范建设成效明显,殡葬改革有序推进。

擦亮闪光点,照亮全面文明。近些年房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最大的特色亮点和品牌就是“人情新风”。房县人情新风经过村民自发、乡镇试行、党员践行、全县铺开、省市推广、全国交流的持续深入实践,树立了“崇简尚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观念、标准,确立了坚持立破并举、疏堵结合,党员带头、群众自治,教育为主、分类施策,依法治理、群防群治的方法原则。通过擦亮这一特色品牌,辐射带动了移风易俗、精准扶贫、基层现代化治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现在全县依托群众、尊重群众首创,从思想观念入手,从精神文明找突破口,注重德治法治并举的思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