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坪小学的变化是房县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房县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民生工程,立足“成长、成才、成功”目标,围绕改善校园环境、提质增效、均衡配置师资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域规划,统筹布局,不断优化办学条件
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标准化水平。全县中小学全部配备了计算机室、实验室和美术室等多功能室,实现网络教育全覆盖,进一步延伸教学空间,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为教师学习、工作提供舒适环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使老师稳得住、乐意教、干劲足。
如今,房县正在加快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开展军店镇军店小学和城关镇天明小学校园改造二期工程等十几个学校工程建设,一幢幢精美的校舍拔地而起,犹如房陵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优化配置,强化培训,推动师资均衡发展
“参加新教师培训、聆听名师专题报告,让我受益匪浅。”房县九道乡八里小学今年刚入职教师肖琪说。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房县建立专项培训、通识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和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能力。
五年来,房县共培养 “房县名师”40人、“十堰名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40人。全县教师队伍校际差异小于国家标准,并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创新管理,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效
房县通过“城区学校+农村学校”的方式,创新“片区教科研”管理新模式。成立片区学科中心教研组,建立教研员分片联系机制、先进学科组表彰奖励及教师竞赛机制、教研经验推广及分享机制、教研经费保障机制等,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效显著提高。
“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大学毕业参加工作4年的房县姚坪乡化口教学点教师卢俊,看到一系列教育均衡发展措施取得的成就后,更加坚定了自己坚守乡村、培养农村学子成才的决心。
我县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进名师资源共享工程。每年组织教师交流人数达200人以上,达到了专任教师总数的10%,建立了城区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和教学力量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农村孩子享受的实惠越来越多。
全面关爱,力促公平,教育保障落实落细
三年来,房县共发放义务教育资助经费2000余万元,资助学生3.7万人次以上;积极争取中国滋根基金会、北京同乡会、中国青基会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累计3000余万元。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环境,房县建立留守儿童入学、控辍、教育、关爱、共管、监控“六大”管理机制,强化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爱心电话,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方便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对子,充当孩子 “***家长”、“爱心妈妈”,从学习、生活、情感上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保证农村留守儿童“人人获得关爱、个个健康成长”。现在,房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8%。
面对未来,房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兴富说:“我们将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让每个孩子享受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教育,为每个孩子成长、成才提供全面的保障。”(李儒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