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刘林 报道:入秋以来持续降雨天气,为历史少见,且还在持续蔓延,对农业生产既造成明灾,也带来暗灾,既影响秋收,也影响秋种。据农情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县22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11.3万亩,绝收4.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灾情发生后,县农业局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确保全县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取得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下发了《房县农业局关于切实加强连续阴雨灾害天气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将思想统一到防大汛、抗大灾决策部署上来。成立由局班子成员任组长的3个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指导组,奔赴各个乡镇查访灾情,准确核实好各地受灾情况,为抗灾救灾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做好抢收抢种。抢抓雨停转晴天气,发动农民及时抢收秋收作物,采取机械风干、室内晾干等多种措施,减少阴雨天气带来的霉变损失,最大限度保证“颗粒归仓”;全力做好油菜育苗工作,扎实做好秋冬播蔬菜育苗;动员群众利用天气转好之际,及时整地,最大限度确保秋播如期进行,不误农时。目前,已抢时收获水稻、玉米、成熟瓜果与蔬菜等作物15.8万亩,雪里红、三叶青育苗基地达0.03万亩,油菜育苗0.6万亩,预计10月下旬左右可完成育苗移栽任务。
三是狠抓分类指导。发动群众积极投入到田间管理,及时解决农田低洼段排涝问题,加强清沟排渍,抢排积水,确保排水畅通;对受灾特色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实施排涝清淤,清园消毒,恢复重建;对水毁、渍害的油菜、蔬菜苗床及时组织实施补种;对成灾、绝收的地块开展进一步核查统计,并制定落实相应的恢复补救措施;对因灾损失惨重的作物,要当机立断,迅速改茬整地,及时改种其它作物,力争秋季损失下季补。
四是精心备好秋播。指导农户及早抢茬腾地,凡是季节已到可以收获的作物要及时采收,不能坐等观望;及时备足良种、肥料,天气一旦好转,马上播种,不误季节;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对受损严重的地块,改种一季蔬菜,对确因天气不能适时播种的田块,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秋收秋种一旦基本结束,迅速将精力转移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上来,在全县上下掀起秋冬基地建设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