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余礼波 报道:“感恩共产党,感谢驻村帮扶工作队,没有政府,没有驻村工作队,就没有我们的新生活。”鱼腮村一组董德先这样说。
董德先是鱼鳃村贫困户,2016年前所住房屋濒临倒塌。驻村帮扶工作队多次走访了解其情况后,将其纳入易地搬迁扶贫户,住上了新房。2017年3月初的一天,董德先旧房卧室倒塌。董德先逢人就说,驻村工作队是救命恩人,感谢党和政府。
搬入了新房,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和发展能力。为解决这个问题,驻村工作队与董德先多次沟通,帮他确定了发展规划,为其购买了鸡苗120只,猪仔3只,玉米种子10斤,复混肥4包,作为其启动物资。董德先夫妇有了目标,一改往日无所事事的面貌,由打牌先进份子,变成了劳动积极份子。一年过去,全家生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为表感谢,董德先曾多次邀请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家吃顿饭,都被拒绝。9月,丰收在即,心内舒畅的董德先再次发出邀请。为进一步拉近感情,工作队答应前往。但为了不给他增加负担,9月12日当天,驻村镇领导邓尚权自掏腰包买好菜和饮料,镇人社中心主任徐传波和扶贫工作队赵良军亲自下厨,在董德先家做好一桌亲民菜,与全家共餐谈心。 董德先感动地直拉着驻村工作队员称“兄弟”。
鱼腮村地处边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是全县最贫困的行政村之一。像董德先一样的贫困户,全村共有378户1057名。在他们心中,驻村工作队员们,就是最亲的人。
精准扶贫以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到户,安全饮水全覆盖,村卫生室正在建设,广电网络即将开通……茶余饭后,村民讨论最多的就是驻村帮扶队,村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当家人”。
从一开始的“受气包”,成为今日百姓拥护的“亲人”,工作队员们也感慨良多:“党民一家亲不是喊出来的,要靠真扶贫,扶真贫,真干事,干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