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重现“忠孝名邦”标志性建筑-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重现“忠孝名邦”标志性建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8日

修复工程煞尾阶段的宝堂寺实景(吕磊 摄)

“西关印象”老街改造项目中黄香祠修复图

□  余策星 

笔者前些日去宝堂寺,看到修复工程已在煞尾。这座宗庙供奉的尹吉甫,是被西周时期周宣王赞颂为"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大忠臣,是房县人“忠”于朝廷的代表人物。

无独有偶,在房县城棚户区改造中,老百姓期盼已久的供奉“孝”子黄香的黄香祠,也被房县人民政府纳入了重建规划中,目前,设计图已经出样。格局与老黄香祠很相近。

这代表着,注解房县“忠孝名邦”的两个标志性建筑,不久后将重现于世人眼前。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房县尹吉甫镇七星沟村有座万峰山,小有名气。因为山上有一座宗庙——宝堂寺。庙里供奉着一个人——尹吉甫。

明·嘉靖 《湖广通志》、《湖广图经志》、《广与记》、《郧台志》、《郧阳府志》、《明统志》、《辞海》、《襄阳郡志》、《中国人名异称大辞典》、《房县志》等文献记载:尹吉甫,亦称周太师,房陵人,食邑于房,葬于房之青峰山,今碑坟在焉。

尹吉甫,姓兮,名甲,字吉甫(亦作伯吉父)。尹是官名,西周时的师尹,即太师,三公之一。兮甲到朝廷当了师尹以后,以官为姓,所以叫尹吉甫,房县人尊称他为“尹天官”(即天子身边的官)。曾辅佐三朝天子(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属周宣王之重臣。

西周有采诗和献诗制度,采诗、编辑是尹吉甫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他也写诗,是《诗经》中已知名的作者。《蒸民》《崧高》《韩奕》等都出自他手。如此算来,他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堪称中华诗祖。

不仅能文,尹吉甫也是一位能驱除外敌、安邦定国的能臣。《诗经·小雅·六月》描述的就是周宣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侵犯,尹吉甫带兵出征、打败敌人、胜利还朝的事。赞扬了尹吉甫战功显赫,忠心为国,勇往直前,指挥若定的才略。诗中说:“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在历朝历代房县人的心目中,尹吉甫是一位大忠臣。房县境内至今流传着一个传说:周幽王听信谗言,错杀了尹吉甫,后厚葬他,为防止盗墓,用真假十二副棺材同时下葬,埋于房县莽莽大山青峰山中。另一传说是,周幽王罢了尹吉甫的官,他回到房县,住在万峰山的石窟里,等待重新启用,后无疾而终。周幽王知道后,赐他金棺厚葬。这些说法都没有史料记载。有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兮甲盘”上记录了尹吉甫参与北伐后奉命到洛阳征税之事。

而除了万峰山供奉的尹吉甫宗庙,房县还有诸多物证,说明房县后人对尹吉甫的崇敬:万峪河乡老人坪有“天官坟”;县城东关有“周太师尹吉甫”纪念碑(现存县博物馆);青峰松林垭有乾隆三年(1738年)县令钟梦赢为尹吉甫立的纪念碑。纪念碑上记载:下马青峰道,焚香拜尹公;出师宣薄伐,作颂穆清风;烟冷千秋石,云幽万古松;允怀文武略,谁嗣奏肤功。


为子尽孝万代传

黄香,是东汉时期官员,"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被天下人赞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祠堂记》载:“文强公客终于房。”

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王象之著《舆地纪胜》卷86 京西南路:“黄香冢在房陵县”。

雍正六年(1728年 ),云梦79岁的赵腾蛟为黄家修续家谱,多有考证。在《房陵黄氏家谱署中笔记序》中他记载:“黄氏系出陆终支,分昆吾。昔有三派,一楚国,一江夏,一汝南。……迄于今,蔓延天下者,惟江夏……香公夫人李氏,生子曼,字世英。……徐溯其家世,访其里居,方知世英公食邑之所……谓房陵之有香公墓,始于曼公之食邑。自汉至元,千四百年中,世守不替。洪武初,……三十九代孙子古仁、古义、古礼复归于房,重守先世祠墓。”

清《郧阳府志·卷一·舆地志·古迹·房县》:黄香墓:《志稿》:西关外二里,墓前有祠,缭以墙垣。

以上史料,均称黄香卒于房县,墓葬在房县。然也有史料称,黄香就是房县人。

北宋《太平(976~983)寰宇记》:“黄香冢。后汉为吏部尚书,即此(房陵)郡人,有至孝之名,卒于此,有冢在郡东” 。

房陵知县马晋图与训导黄懋彤重修黄香墓。马晋图撰有《香公碑文序》:“尝考黄子官于江夏,子曼继之,岂有本籍而遂官于此者乎?其为房人无疑也。……余不揣固陋,遂之为铭曰:公官江夏,公籍房洲。”黄懋彤撰文记:“房邑夙云忠孝,里尹吉甫,忠于周食,采于房,今青峰其故迹也。孝称汉代黄香,字文疆,史传俱列江夏,而房城西关固有茔,坟茔前一丈余固有祠……”

赵腾蛟评价黄香:“在家得为孝子,在国得为忠臣。”房县千百年来世代供奉黄香的黄香祠大门上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做官为民千秋颂。下联:为子尽孝万代传。

 现在棚户区改造中,首先把《黄香祠》修建起来,是天心正民心顺的一大功德,也是房县人民由来已久的期盼。

 届时,黄孝子祠与尹公祠东西相对,一孝一忠,重现千古房陵“忠孝名邦”之精神。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