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继成 :我为扶贫尽点儿力-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薛继成 :我为扶贫尽点儿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0日

许波 陈锐 别金城 报道

茶园一角

     在精准扶贫的大军中有这么一群企业家和小老板,他们虽没有政府的统一号令却自发的投入到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回报社会、造福桑梓也许是这群人的初衷,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自发行动不仅唤醒了贫困户脱贫的热情,还在无形当中激起了全民创业的新浪潮。

一项产业 带动百里乡邻

眼下,春茶上市在即,位于门古寺镇西南边陲的秦口茶场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收获季。近日,记者走进门古寺镇秦口茶场采访了一名矿老板回乡创业办茶场的矿老板。记者在现场看到绵延数公里茶园里,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群群采茶工人,繁忙的抢收“清明茶”。

“今天天气比较好,大家加把油,争取一天挣个一百多块钱,工钱一天一结算。” 薛继成一边哟呵着给采茶工加油鼓劲,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段儿时间,他的茶山上每天都聚满了一拨拨前来采茶的老人和妇女们。这些老人和妇女们大部分来自与茶场相邻的马家河村和秦口村,他们除了有一个采茶工的称呼外,大部分人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精准扶贫户。

在茶园里采茶的门古寺镇秦口村八组贫困户薛继云告诉记者,像她这样“手脚慢的”一个月可以通过采茶挣四到五千元,熟练的话可以挣七到八千元,“这对我们贫困家庭还是一笔可观收入”。门古寺镇秦口茶场茶场老板薛继成告诉记者,“春茶采摘季节性很强,必须在一个半月之内必须把春茶采摘回来,仅采摘费就需要60多万元。” 在茶场采茶的人大多是留守家庭和贫困户,记者估算一般熟练程度的采茶工采一季春茶的一个半月里每人大概能挣一万多块钱,以每户一人在茶场采茶计算,能带动周边60余户群众增收。

诚信经营 成就第一桶金

“因为我的茶场劳务用工大部分都是贫困户,企业再困难不能亏待贫困户,作为我们企业来说要讲诚信,我们针对贫困户的工资都是一天一结算。” 企业再困难也不能亏待贫困户,作为企业家来说要讲诚信,薛继成是这样说的,也是一直这样做的,而正是他这样一贯的做事风格成就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

2009年,薛继成开始在河南西川开矿,由于他为人忠厚,讲诚信,通过几年的努力打拼,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多万块。2013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优化产能去库存的环保政策之后,大污染、高耗能的煤矿企业随即步入了寒冬期,薛继成的煤矿也不例外,薛继成开始考虑转型,投身农业产业。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后,薛继成看到秦口茶山上千亩的茶园荒废了,通过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到,秦口茶场曾近是出产过陆羽杯金奖的秦山毛尖,获得武汉农博会银奖的秦山匾茶的辉煌后,这个荒废多年的“宝贝”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怀着回报乡邻、造福桑梓的美好愿景,薛继成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雄心壮志的开启了他的生态创业之路。

越挫越勇 迎头创出一片天

门外汉办茶园少不了挫折与失败,薛继成也不例外。2015年春节前后, 薛继成先后投入了180多万改造了老茶园150亩,修通了通往茶山的茶园路,并在海拔近千米的茶山上建起了厂房,添置了揉捻、杀青、烘焙等茶叶加工机械,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茶园到了采摘收获季还是只见茶园不见茶,近200万的资金还没到茶叶制作环节就已经所剩无几。

2016年年初,当县茶叶产业办了解到秦口茶场面临的困境之后,先后为薛继成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配套项目扶持,当年,薛继成的茶场逐渐有了起色,近300亩已改造的茶园共计采摘鲜芽四五千斤,制作秦山毛尖1千余斤,目前,薛继成的秦口毛尖以其醇香天成的口感赢得了市场,茶场已逐步走上了扩能规模的快车道,危急关头受到政府扶持的薛继成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带富乡邻。

      “政府给我这么大的支持,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我也在扪心自问,自己应该做点儿事,在茶园改造、劳务用工这块儿,我尽可能的选择秦口村和马家河村的这些精准扶贫户到我这儿用工采茶,同时积极帮助有能力和意愿的群众发展茶叶产业。”薛继成感激地向记者说。言必行,行必果,薛继成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后,仅一如继往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门古寺镇秦口村和马家河村遍布山头的老茶园大约有近3000亩,贫困户零散发展小茶园的有近20户,每每种茶叶的贫困户因为不懂技术上门讨教,薛继成总是不怨其烦倾心相授。在了解到门古寺镇秦口村七组贫困户丁贵勇有发展茶园的想法之后,他毫无保留的把茶园管理和采摘的技术都传授给他。截止目前,已有一百多户的精准扶贫户在茶场里务工采茶,其中有40多户已经和茶场签订了劳务用工合同。

      “今后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我想用二至三年的时间把剩余的700亩茶园改造出来,使茶园发挥更大的效益,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产业规模起来了,也能在发挥茶场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为邻村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门路,抱着这个心愿,薛继成对未来茶园的发展信心满满。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