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王艳 柯勇 报道:近日,城关镇三海村村民杜志慧正在为孙子的婚事犯愁,说到底,这事还是出在宴席上,人情少了不风光,人情多了又负担不起。听了村干部的建议后,他决定将孙子的婚事从简操办,只办两桌宴席招待亲戚。这是今年以来该镇打响“围剿”整酒风“持久战”初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针对社会上满月、周岁、搬家、建房、升学、入伍等千奇百怪的“整酒风”盛行的情况,今年,城关镇广泛征求建议意见,出台了《城关镇违规举办人情宴处理十条办法》(下称《办法》),干部群众行动起来,向陈规陋习宣战,为文明新风点赞。
如何封刹住人情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为此,全镇党员干部率先履行“人情新风”制度,签订抵制“人情风”承诺书,不仅做到自己不参与、不办理违规“人情宴”,还管好家人、亲属、亲戚及好友不举办违规“人情宴”,并明确婚丧事宜简办、整酒登记备案、不准邀请管理服务对象等制度,为党员干部职工划定了整酒“红线”。《办法》规定,对行政干部和村(居)干部举办违规“人情宴”的,一律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追缴违纪所得,取消年度评先表模资格,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是镇直单位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一律取消单位评先评优申报资格,单位党建直接定为不合格,追缴违纪所得,情节严重的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是村普通党员的,一律在村(居)公示栏内通报批评或视情形进行党纪处分。
对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引导?该镇利用宣传车巡回播放《人情新风倡议书》《办法》,张贴永久性标语、制作宣传栏、公开栏和黑红榜,在全镇营造浓厚治理“人情风”的氛围。《办法》规定,对普通群众举办违规“人情宴”的,一律在村(居)公示栏内通报批评,将该户打入人情新风“黑名单”,两年内不得被评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在纳入五保和低保救助兜底保障、入团入党、参选后备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面给予限制,不得享受奖励、救助、慰问;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的,一律暂停所享受的贫困户和低保政策待遇,先整改再处理。同时立足村(居)实际,通过召开村(居)民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要求“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由理事会进行监督管理,事前提醒劝阻,事中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让广大群众自觉形成抵制人情歪风的习惯。
与此同时,《办法》明确规定,向举办非婚非丧“人情宴”的对象提供场地、餐具租赁、承包宴席的经营户,由镇政府联合安全、公安、工商、食药、消防等主管部门进行约谈,屡教不改的,依规依法从重惩处。
该镇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封刹“整酒风”,既为老百姓节约了钱财,又让他们消除了“打肿脸充胖子”的心理,避免“踮起脚为人”的尴尬。目前,该镇5000余户农户签订承诺书,出动宣传车20余次,张贴久性标语181幅,制作宣传栏、公开栏和黑红榜80余块,努力营造农村崇尚文明、追求文明、建设文明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