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汪昌盛 报道: 近日,我县香菇木耳种植工被十堰市评定为第二批市级“劳务品牌”。目前,我县已有青峰镇建筑工、化龙堰镇电子电工、野人谷镇大鲵养殖工、土城镇黄酒酿造工及近期被评选上的房陵香菇木耳种植工五个市级劳务品牌。
长期以来,我县坚持“品牌、效应、规模”三位一体的战略思想,一直把打造劳务品牌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事来抓、实事来抓,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从服务型、体力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转变,提升劳务经济层次和质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抓宣传推广品牌。县人社局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和举办一年一度的“‘春风行动’暨‘精准扶贫、就业帮扶’现场招聘会”、“四送下乡”、农民工宣传周等活动,营造劳务输出氛围,广泛利用报刊等媒体宣传推荐劳务品牌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扩大我县建筑工、电子电工、大鲵养殖工、黄酒酿造工和香菇木耳种植工等劳务品牌在全社会的影响面,大大增强了房县人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有力帮扶我县城乡劳力转移就业,并在县内形成了种养殖产业、黄酒酿造作坊铺天盖地的新局面。
扩基地稳定品牌。积极向外扩展输出基地,借市人社局搭建的劳务输出纽带先后与北京、宁海、深圳等省外大中城市的用工企业集团建立了劳务输出关系,去年组织3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与深圳企业达成用人意向,先后向国家某重点部门输送2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同时积极辟建省内基地,与东风汽车公司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向市内大运集团等多个规模企业开展用工推荐,为我县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脱贫通道。
抓维权保护品牌。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县还积极开展维权服务,免费发放维权手册,积极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去年县人社局先后赴山东、安徽等地,在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下分别成功帮助张龙兵和孙希成维权,维护了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近几年来,我县年外出务工总人数约13万人,年劳务收入达19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劳务品牌已成为我县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今后,我县将继续挖掘自身的特色产业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巩固已有的劳务品牌地位,充分发挥我县劳务品牌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技术性等特点,培育和壮大劳务品牌规模,打造以品牌效应拉动、品牌培训提升、品牌质量输出的劳务品牌输出模式,全面发挥我县劳务品牌的“名片”效应,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县劳务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