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十堰日报记者李平报道: 地处房县西北边陲的姚坪乡,是黄龙滩库区腹地、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这里山长水阔,被誉为水乡。这里也是一片红色土地,1931年11月3日,红三军22团许光达率部攻打竹山县城未果,沿堵河向下游撤离,在到达黄坪村八组三道绳索桥处,遭遇地方民团伏击,疯狂的民团用马刀砍断三道绳索,正在过桥的50多名红军掉入索桥下的激流险滩,只有少数会游泳的红军生还。现如今,作为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记者正目睹着该乡一日千里的变化。
11月25日,记者回乡看到,即将通车的十竹(十堰至竹山)路旁的庆口村家家户户在盖新房。村民杜可福告诉记者,他家四人,土坯房住了人老三代,去年,县乡启动库区房屋避险解困项目,盖新房人平补贴1.5万元,他家获得6万元补贴,上半年新房开建,村里像他家一样共有169户按照统一规划建房,其中有50多户新房盖在公路边。“通车后,门前车水马龙,在一楼开个小卖部,在房屋旁设个加水站,给南来北往车辆加水,不要多长时间家里人人都有事干了,有事干就有钱挣。”杜可福兴致勃勃地说。
距离庆口村不远处的小岛上,取名樱花岛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开发此项目的是一80后小伙。乡党委书记郭兴贵介绍,樱花岛建成后,游客来到这里赏花望月,
白天在大山大水中穿行
,傍晚在船笛灯影中漫步,入夜枕着阵阵涛声入眠,那是一副醉人的水乡图!化口村胜天洞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也在推进,到时会再现水车飞转场景,消失的古老手工造火纸工艺出现在游客眼前,这些带动当地村民富裕不可小觊!
记者了解到,该乡建档立卡贫困对象9594人,其中产业带动6895人,易地扶贫搬迁5026人,保障兜底1366人,医疗救助332户1105人,教育扶智228户828人。目前,乡上正实施“两区一带”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以观音沟、虎尾沟、平沟、西坡村等为主的茶叶片区,如今全乡茶叶累计面积已达1.8万亩;以金牛、马家坡、彪虎沟村等为主大力发展土鸡、生猪、山羊的特色生态养殖产业片区,养殖规模达已到20万只;以白石、肖家沟、黄坪等9个村为主的银杏产业片区,明年计划发展银杏5000亩。
眼下,该乡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市场主体12家,成立专业合作社18家,吸纳社员200余人,扶贫龙头企业1家,发展神农百汇电商平台2家,农家乐4家,兑现546户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109.2万元;发展核桃6000亩、柿子650亩、黄姜7500亩、柿子1100亩,养殖黄牛1105头、山羊21422头、生猪11890头、土鸡11.6万只。
目前,该乡特色产业生机盎然,易地扶贫搬迁日新月异,这将成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稳定器”。郭兴贵向记者描述水乡前景:明年穿乡而过的十竹路贯通,当地群众到达车城十堰一个多小时,土特产和早起网的鲜鱼中午就可上餐桌;横跨姚坪到黄坪的跨河大桥即将启动,再过两三年,一条“玉带”跨越库区,那是一道风景,更是一条库区群众彻底告别出行难的“康庄路”;库水的北岸是金色的银杏产业,南边是绿色的茶叶产业,两岸都是白色的新建房屋,库区群众已告别贫困。水乡姚坪农民精神美起来,风景秀起来,定会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成就富足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