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为了大地的丰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通讯员刘林 孔凡浩

13日晚7时,以 “信仰·力量”为主题的十堰市“最美共产党员”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十堰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10名十堰“最美共产党员”揭晓,我县青峰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高德珍荣获“最美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是房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优秀党员。


高德珍自1992年被分配到青峰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宗旨,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为青峰镇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受到全镇广大农民朋友的厚爱,被大家誉为“指导农事的参谋,病虫防治的钥匙,高产高效的桥梁,科技致富的摇篮”。

她,24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发挥科技带头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青峰镇是果茶大镇,全镇果茶面积达2.1万亩,其中柑橘面积达1.2万亩,茶叶面积0.9万亩,如今的辉煌业绩离不开一个人的默默奉献,她就是高德珍。她从1994年开始,负责全镇三大茶场的茶园管理和茶叶制作技术。为解决因加工设备落后导致茶叶索粗松汤色浑暗的问题,她从源头抓起,通过改变除草方式、施肥模式,革新茶叶制作工序,积极研究茶叶种植、加工新办法,经过3年的摸索、总结,终于研制出“张家河毛尖”、“青峰毛尖”等茶叶品牌,并在十堰市名优茶评审会上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2010年,因受四川柑桔大食蝇事件影响,全国柑桔市场疲软,农户种植的柑桔因销路不畅效益低下,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面临这种境况,她立足本地自然气候优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从节本增效出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探索高效种养模式,在三里沟村科技示范户张运军柑桔园开展“桔园养鸡”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经过1年的摸索与努力,柑桔的品质显著提升,每亩桔园因节约除草、灭虫等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达20%,而桔园的产量却增加10%,效益更是明显提高,受到农户的欢迎和认可,第二年就带动周边20户农民主动应用桔园养鸡这种生态高效种养模式。

二十四年来,她始终坚持走村入户,主动送技术上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作物生长“把脉问诊”,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把农民当亲人,耐心指导,不厌其烦。为搞好技术推广工作,为不误农事,为增产增收,她不知加了多少班,放弃了多少节假日,却始终无怨无悔。为加快促进全镇粮油持续增产增收,她积极做好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每年推广优良品种3-5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4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直播、水稻和油菜轻简栽培、小麦高产创建、水稻高产创建等技术,小麦高产攻关平均亩产425公斤,水稻高产攻关平均亩产达800公斤,促进了全镇粮油产量显著提高。同时,她还全力做好农村能源服务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先后创办“茶—沼”示范园100亩、“桔—沼”示范园200亩。

为破解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全面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她,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方式,始终坚持把技术培训班办到农户家中的做法,扎实开展科学技术入户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培训实效。全年共开展集中培训3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200人(次),培训农民3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农作物栽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茶叶高效栽培、土壤肥料、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各个方面,同时发放了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变等农民来咨询服务为送技术上门服务,积极探索“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为农业生产打牢基础。组织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全镇26个村与群众面对面地开展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特别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实地察看苗情、虫情、肥情,及时对农户进行田间管理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开展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服务。

为充分发挥示范样板的作用,她着力抓好各个层面、类型的试点示范,做到点上有经验在面上推广,面上有问题到点上找答案。以食用菌产业为抓手,在青峰村建设了2万袋的优质高效袋料食用菌示范基地;以中药材产业为抓手,在青峰天灯垭建设350亩集林药套种、畜牧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以茶叶产业为抓手,在青峰村月儿垭建设优质茶叶示范园100亩,并配套建设了250平方米的茶叶标准化加工厂一个;以果茶产业为抓手,搞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引进福建石榴新品种在天灯垭桔场建设了50亩的示范基地。

  在采访高德珍时,她说,“我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群众却给我了崇高的荣誉,我将一如既往的发扬“老黄牛”精神,为全镇农技推广农业事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躬身实干,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奉献。”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