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房县地名志》记载,房县城原有7街3关,即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县门街、顺城街、草房街和东关、西关、北关。城内呈正方形,长宽各800米左右,面积0.6平方公里,正中交叉口为老十字街,北大街因位于老十字街以北而得名,全长400米左右,宽6米。
据记载,房县古城建于公元1051年,原城墙四周长约3公里,高6至8米,底宽约4米,均为古砖垒砌,城内为土石保城护围,城周设有4道门,北边城门名为“永定门”。在永定门被毁之前,北城内为街,人们称为“北街”;城外为关,即“北关”,北街和北关合称为“北街”,这一名称延用至今。解放后北城城垣逐渐被楼房代替,而今在北门老城区,明朝弘武年间重修为一段古城墙遗迹尚存。除此古建筑外,北街至今保存有县城内罕见的老四合院、轱辘井及文庙旧址。
北街不仅拥有众多古建筑,还是房县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1931年6月18日,贺龙率领红三军在房县开辟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党的最高领导机关——鄂西临时分特委,旧址在今天的房县人民医院北街门诊。同年,红三军在原工业局旧址成立了房县总工会,许多重要会议都在此召开。
走进今天的北街,依旧是店铺林立,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工作忙碌之余,逢年过节,北大街著名的扎火龙、玩流星等民间艺人就忙活起来,曾经红火的民间传统节目踩高跷、吹长号等都从这里发源并舞动全城,给人们文化娱乐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改革开放30年,北大街居民不再仅仅依靠种植蔬菜为生,他们自主创业,走出家门,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在县委、政府大好政策的指导下,北街沿河大道,北门河堤已经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装点着北大街曾经的繁华,也昭示着更加亮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