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房县精神文明十大印记-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2015年房县精神文明十大印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5日
编者按:每到岁末,都要盘点,留下印记,记录岁月。在许多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声中,2015年匆匆而逝。从外修生态到内修人文、从城市联创到乡村更美、从道德人心到社会民风、从树榜立传到监督惩戒……回望一串串铭刻在年轮里的精神文明印记,既是既往文明建设的梳理,也是照亮文明前程的有益启示。这里,我们遴选出2015年全县十大精神文明印记,与读者朋友一同重拾出彩文明记忆,展望大县文明愿景。

  今日房县网讯 特约记者赵礼江 报道: 回眸2015,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坚持“三重文明”导向,着力精神层面“五个房县”,为新常态、新发展注入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有力文化支撑。站在新旧交替的时刻,让我们一起驻足,回望同生共长的出彩文明,感念文明进步的十大印记。

  印记一  从发展“幕后”走向“前台”
  瞄准问题“为”,顺着大势“转”,紧贴地气“创”,推动文明创建与全面小康相匹配,道德建设与经济转型相协调,素质提升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组织117个文明单位共建30个美丽乡村,谋划“134”载体参与扶贫大会战,筹办5批省市观摩现场,打造2条文明示范带、24个示范点。从“五美”乡村到“双富”扶贫,从五城联创到内修人文,从文化民生到社会治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出彩文明既是参与者,又是保障者,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房县增光添彩,让群众安全、有序、健康、文明。从发展“幕后”走向“前台”的创建大军,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提升治理能力的源头抓手,发展先进文化的动力源泉,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造福人民群众的重大实事。

  印记二  为无数人点燃价值明灯
  推动价值观接地气、沾土气、聚人气、全覆盖,将文明创建从行为举止文明、精神生活文明,推向价值信仰文明。出台行动方案等文件7个,推出实践载体10个,召开推进会5次,组织督办检查4次,推动价值观“六进”,打造了2条示范带、一大批涵养基地。将价值观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融入各行各业大职能,融入政策法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之中,转化为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在好玩、有意思、想参与中落细、落小、落实,在到达率、有效率、获得感不断提升中,升腾发展气场、提振精神区位、凝聚价值共识,点燃群众价值明灯、照亮群众美好前程。

  印记三  满城创建满城春
  加大顶层设计、牵头抓总、督办考核、试验示范、调研宣传力度,探索大兴文明的政策体系、舆论导向、方法措施、保障机制,推动内容形式、载体平台、方法手段创新,叫响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老品牌”,打造文明社区景区小区、行业企业、商场超市、股室窗口、网络空间、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升级版”,首夺野人谷镇、国税局全国文明镇、文明单位两大“国字号”荣誉,获新一轮省级文明单位9个,培植标兵单位62个、行业21个,创“五美”乡村30个。对接价值观建设,对十星创建进行第三次大修,向着全域全县全覆盖迈进。蓬勃兴起的创建春潮,提升广度、深度、规模、质量;沉甸甸的创建红利,实现效率最高化、效能最佳化、成果最大化。

  印记四  “道德讲堂”净化社会人心
  推动“道德讲堂”广覆盖、专业化、仪式化、生活化、机制化,打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红色教堂”。举办主持人培训班,优化“静默反省、唱道德歌、看先进事迹、听好人故事、诵中华经典、念劝善词、送吉祥”流程,与“成人礼、结婚礼、祝寿礼、退休礼”有机结合,整合道德讲堂、法治讲堂、科普讲堂、行业学堂、居民学校功能布局,从总堂到分堂、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的道德讲堂唤醒人们心中隐藏的道德热情,凝聚存好人、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道德能量,成为人们学习榜样、感悟道德、净化心灵、提升品位的好去处,成为传承诗经文化、传播文明道德、传授人伦大道的前沿阵地,净化社会人心、改善社会民风、促进社会和谐。

  印记五  “房县榜样”照亮道德星空
  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先进楷模活动,三级联动选榜样,精挑细选树榜样,立体宣传颂榜样,多措并举学榜样,悉心呵护育榜样,打造县乡村三级“榜样链”。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评选发布“房县好人”41人,好乡贤、好孝子、好心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夫妻等“身边好人”476人,最美警察、最美医生等“最美人物”70人;加大推荐力度,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8人荣登湖北好人榜、21人荣登十堰好人榜,邹清林获评中国好人、付斌获评荆楚楷模、赵伟获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在村镇广场、行业窗口、田间地头,一个个好人榜、好人廓、好人墙立起来、红起来。房县榜样影响人、感召人、激励人、带动人,让孝亲之德、敬业之火、互助之美、诚信之光、正义之辉形成“燎原之势”,“道德群星”感动十堰、走出湖北、迈向全国。

  印记六  讲文明树新风唱响“房县美”
  补齐文明短板,打破文明瓶颈,普及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精彩房县故事、深情人民故事、昂扬时代故事。主打文明新风“黑红榜”,开展简办婚丧喜庆、节俭节约、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丧葬、文明过节、生态文明、诚信做人等十大新风行动,环境、卫生、秩序整治行动,政府、社会、群众“三方”联动,政风、行风、家风“三风”同育,载体、媒体、活动“三管”齐下,教育、制度、监督“三措”并举,大声势、大力度设置赏心悦目、图文并荗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文化墙,开通文明网、QQ群、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编印《房县好人》2000册、《文明手册》2万册、《精神文明简报》16期,在精神文明报、中国文明网、省市党报上稿21篇,国家省市文明网等上稿507篇,成功推出野人谷、国税局模式,“文化大院”名牌,青峰“4·4”救人群体,付斌、赵伟典型等“房县美”。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树立新风尚,孕育好习惯、好形象、好环境、好身体、好生活,实现创业之美、环境之美、秩序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

  印记七  “房县义工”托起小城大爱
  官方、民间、农村同时发力,推动“房县义工”管理规范化、组织网格化、项目品牌化、活动经常化。推行“工作站——服务队——志愿者”模式,厚培国税局“蓝萤之光”、关工委“五老”等近117支“官方义工”,引导“党员到村头集结”,激发“官方义工”活力;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党员干部、致富能手、身边好人、十星示范户、乡村贤达,加入道德、产业、环境、文艺、爱心、乡贤“六大协会”,成功破解“农村义工”难题;注册成立“房县大爱义工联合会”,推动小草义工等14家“民间义工”向专业化、社团化迈进。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不计回报地默默付出、发光发热,用搭把手、帮个忙的点滴爱心,汇聚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弱病残孕的滚滚洪流,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互助,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为文明助力。

  印记八  “微文明”直通大县文明
  从吸烟、垃圾、吐痰、行路、停车、节水等文明细节入手,调动成本低、转化快、接地气的“微力量”,设计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的文明通道。在公共场所和不文明“重灾区”,设置随处可见的“遵德守礼”提示牌,提醒给人们不随意、不违章、不任性。发动群众把文明道德、公序良俗转化为行业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借助规章制度的力量促进文明养成,收到比空洞说教更好的效果。实施信用“黑红榜”制度,将守信者加入“红榜”,将失信者打入“黑名单”,以“诚行天下、不诚不行”正能量,让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用好“互联网+”文明创建,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公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搭建“微承诺、微行动、微志愿、微公益”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受教育、强素质、添乐趣、得实惠。

  印记九  “文化大院”润人文惠民生
  让群众当文化主角,唱文化大戏,探索形成“文化大院”品牌,被市文明委授予创新品牌一等奖。以“诗经·忠孝”文化为根脉,以自然山水、村庄规划、特色民居为底色,以群众生产生活的物质家园为平台,实施文体广场、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特色文化墙、山墙文化、好人榜、十星户、家风廓、村庄文物、六大协会等十大项目,初建城乡文化大院40多个,扎实开展春节之贺、清明之思、端午之忆、七夕之爱、重阳之孝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兴“人立言、家立规、族立训、乡立约”,引导群众立家规、传家训、兴家教、正家风。渗透在物质家园里的文化大院,汲取人文养分、提升人文素养、凝聚人文力量,改善文化民生,育民、乐民、安民、惠民。

  印记十  “三管齐下”厚培美德少年
  坚持立德树人,共筑学校德育主阵地、家庭家教主阵地、社会清朗大环境,引导青少年在校尊敬师长、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关爱他人,从小争当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中开展网吧网络、食品药品、社会文化环境、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新建大木、尹吉甫学校少年宫,规范东城小学少年宫,巩固门古、青峰、军店、土城、野人谷学校少年宫;开展第二届十大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在实验小学成功举办颁奖仪式和庆“六一”文艺汇演。青峰“4·4”救人群体获评市县美德少年,东城小学宋仕蕾的《勤俭歌》、张炎珺的《文明礼仪》获评十堰市优秀童谣,县文明办荣获优秀组织奖。播撒文明道德种子,共同呵护幼小的心灵,让更多的“美德少年”成就无数个“美好家庭”。
  展望2016,我们将顺应秩序重建、道德重建、生态重建的时代大势和人们对文明道德的美好追求,以文明、厚德、新风、大爱、人文房县建设为主线,突出“五城联创·创建文明城”“精准扶贫·富脑袋工程”两大重点,开展文化大院行动、信仰行动、榜样行动、新风行动、清洁行动等五项行动,推动“双富”同步,助力全面小康。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