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磨石村精准扶贫日记-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来自磨石村精准扶贫日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0日
12月5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我跟随县审计局扶贫工作队一行再次去我县红塔镇磨石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一大早我们就乘车开启了今日的行程,一天下来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身下一线听村情
  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红塔镇磨石村,村党支部书记魏忠成早已在村委会等候迎接。简单寒喧后,局长彭茂盛就与村委会一班人聊起了村情。魏忠成对村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磨石村7个村民小组,268 户 958人,耕地面积1308亩,其中旱地744亩,水田564亩,山场面积1.725万亩。这里民风纯朴,生态完好,植被茂密。通过“五看五定”86户291人仍然在贫困线下,在县审计局的帮扶下,先后修通硬化村级公路3公里,新架设便民桥1座,铺设10公里饮水管道,扶持发展核桃产业500亩,完成村网格化建设……,村里又有13户42人“摘掉贫困帽子”。

  最后,魏忠成书记详细谈到村的 “十三五”发展计划:“今后五年,我们村将持续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建设。新建村文化广场、村卫生室各1个,扩建图书室,全村覆盖通宽带及新建小型移动基站1座;二是依托山水资源,把村庄打造成 ‘小溪门前过、道路户户通、四季花果香、游客慕名来’的休闲观光园;三是走产业发展之路。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扶持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四是帮助86户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脚底板下量民意
  从村委会出来,冒着蒙蒙细雨,我们走访的第一家是1组养殖大户邓华基。年近60他告诉我们,他家今年养了200头山羊,土鸡100多只,种植黑麦草100余亩,就是缺资金和技术,还想把羊栏改善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好政策?” 
  听完邓华基的心声,局长彭茂盛一边鼓励他要好好做好养殖业,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一边交代身边驻村工作队的同志,要尽最大努力帮他家解决养羊中遇到的技术和资金扶持等问题。驻村“第一书记”饶正超当时就冬季养羊保暖、喂养卫生等技术方面一一传授他,并帮他电话联系几位买羊老板。老邓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接着,我们走访了2组的尚正华家。我们了解到,他家比较困难,早年走失妻子,尚正华一边小打小闹靠租盘碗挣点“小钱”,一边又当爹又当妈把3个孩子拉扯成人了,如今儿女都不身边,孤苦伶仃单地守着三间破旧的土房子,他告诉我们,想养些土鸡,一来给政府减轻负担,二来挣个油盐钱。想打听一下养多了好卖不?”“这个办法好啊!只要你想脱贫,我们可以帮你,抓紧时间把鸡舍建起来,我们扶持一部分资金,还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来年你家养的土鸡按市场价全卖给我们。”饶正超的一席话,让尚正华吃下了“定心丸”。



  临近中午,小雨仍然下个不停,当车开到太山庙水库时,前方已没了路,但是离杨家院贫困户杨德江家还有5公里路程,我们在他妻子带路下步行前往,一路上山路崎岖,到达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上世纪50年代的土坯房(夯土),虽然墙体经过60多年的风雨冲刷,早已破损不堪,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商议:一方面及时把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另一方面尽快把他家规划到大搬迁行列中……
实打实地解民忧

  原本打算还要走访几户人家,驻村工作队在随行的村书记魏忠成说还要在7组召开贫困户大搬迁政策及脱贫致富再动员会。我们再次踏上满地落叶的山间小道,深一脚、浅一脚走约40分钟左右时间,来到杨德成家中,群众代表早己等候着我们,局长彭茂盛、驻村“第一书记”饶正超及村干部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立刻传达省、市、县精准扶贫政策来。


  局长彭茂盛热情地和他们“面对面”拉家常、话生产、谈致富,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劳力、收入、经济、住房等基本情况及当前存在的困难,为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出点子、找思路。贫困农户杨德江、杨国权、杨德成、杨德进、邓承善分别说出了各自的脱贫愿望及用好现有资源(牛、羊、蜂)争取早日脱贫……。我看了看手机己经下午3点多了,我们简单地吃了口饭,又走进农户家中………
  梳理一天来所见所闻,走访养殖大户2户,贫困户12户,他们都站在门前目送我们很远,他们目送的目光饱含着乡亲的淳朴、厚道,更是对脱贫致富的寄托和希望。当今,如何解决他们真正脱贫致富呢?我们一致认为,首先是尽快制订大搬迁规划,用好政策。由于该村7组40余人生存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山土路十八弯,自家产的农副产品无法运出(肩杠背挑)卖不上好价钱,外面的好技术无法跟进当今的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在外打工年青人娶的外地媳妇呆不了3天,就走人等诸多看得见,  模得着的现实问题,必须全力搭上大搬迁最后的一趟班车,鼓励边远一些贫困户迁到交通相对方便的地方定居,改变生存环境,早日脱贫;其次是加快生态种养殖产业发展步伐,搞好服务。目前要充分利用本村能人和大户带动作用,结合本村牛、羊、蜂和其它产业的优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逐步改变小打小闹、不精不瘦的尴尬局面;对由于缺资金、技术、信息等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局长彭茂盛当时表态定个时间带领村大户、有发展种养殖产业贫困户和村干部一起到县门古寺镇、青峰镇大户实地考察,让“土专家”给农民“上课”、作示范引进技术,积极争取惠农资金扶持,把产业发展好,经营好,出效益,早致富;最后要全员上阵,抓好精准扶贫宣传。一遇到群众就说精准扶贫政策,一到贫困户家中就推介县内的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为精准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柯勇)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