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最美村官代大明因病去世-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十堰市最美村官代大明因病去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7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代新成 赵晓莹 报道: 11月29日9时,十堰市最美村官和感动房县十大新闻人物代大明因病医治无效在家病逝,享年56岁。
  代大明生前系我县尹吉甫镇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得知自己身患食道癌晚期病情后,打着吊瓶仍然奔走在引水渠、村组路、通讯难等民生难题中,直到生命尽头,被群众称为“吊瓶书记”。他的事迹展示了一名农村党员干部赤心为民的高尚品德,感动了乡里人,温暖了全社会,2013年被评为感动房县十大新闻人物,2014年获评十堰市最美村官。市委书记周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钟芝清,县委书记柯大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渊等领导在代大明生病期间先后前去看望;去世后,市委组织部、房县县委专程去慰问他的家人。
  代大明从2002年当村支书以来,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他用对村民对山村的爱,化为工作的动力,他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排忧解难,始终把群众利益和期盼放在首位;他兢兢业业,关注民生,筹措资金100多万元,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修建通讯基站和灌溉水渠和村级公路;他出谋划策,引领致富,自学食用菌、药材种植等实用技术,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种植,使全村群众增收达2000多元;他身先士卒,化解纠纷,维护全村稳定,十几年来全村未发生过重大治安案件。
  他长期患有胃病,发病时总是拖着,去卫生院简单的吃点药,家人劝他辞去村干部职务在家养病。他却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百姓选我当上村干部,我就要为村民办几件实事,不然我退下来之后,不好意思和村民见面。"2012年12月,在太和医院检查出患食道癌晚期。他说:“我不怕癌症,人生下来总会死的,我50多了,死不足惜。”他病倒了,却无法放下村上的事和手中的工作。直到一周前,他还拖着孱弱的身体召开村“两委”会议,安排村干部办好村上几件事:二组一段500米的土路因垮方还需要继续修整好;精准扶贫工作一定要按照进度完成任务;提前规划好今冬明春的产业发展等。他心里牵挂的全是村里的工作和百姓的事,唯独没有装下自己和家人,用对群山和百姓的爱,努力实践和诠释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年5月22日,身背16万元债务的代大明为了不再给家庭增加负担,毅然放弃了治疗,他给妻子约法三章:“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照顾好孙子,请亲朋好友帮忙种田种地。”
  老党员李洪彬知道代书记去世的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他心如刀绞地说:“老代是为我们修路累垮的,为我们过上好日子把命搭进去了,说啥我们党员也不能落后了!”
  生命终止,代大明用生命践行了入党的誓言,用忠诚履行了村支书的责任和义务,他用党性释放的正能量在房陵大地传递。

大山深处的深情守望
——十堰最美村官代大明事迹简介
 
  房县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代大明,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给妻子约法三章:“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照顾好孙子,请亲朋好友帮忙种田种地。”

代大明(左)正在指导村民开展田间管理

  885颗心的纠结
  绵绵细雨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2013年6月2日,一个蹒跚的身影出现在沈家湾村泥泞的山路上时,全村885颗村民的心纠结到了嗓子眼儿。
  他是村支书代大明,也是一个食道癌晚期患者。他的食道和气管已穿孔,连水都不能喝,只能靠点滴维持生命。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但代大明仍在守望。他担心连阴雨过后,那口给全村提供饮用水的水窖淤积。村里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每次水窖淤积,都是他率先下去除淤。
  2004年,代大明多方奔走,争取到水泥、管道,组织全村劳力投工,建起水窖,让全村225户用上了自来水。10年来,村民们早习惯了他去管理。去年12月,他到医院看病之前,还检查、疏通了供水管道才走。
  让代大明担心的还有2组那条320米的U形渠。去年“一事一议”确定的这一项目,已修了近300米,接近尾声时天冷了,气温低,不宜施工。他病倒在床后,仍“遥控”指挥村文书赵文有用塑料纸盖上,再覆盖一层稻草,防止完工的部分被冻裂,未完工的部分垮塌。他多方“化缘”才筹集3.6万元修的这条渠,关系着30多亩当家田的收成!
  偏远山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2012年2月,代大明奔走说服中国移动投资130万元,在沈家湾村建基站。他带领全村的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挑砂石,抬木料,运设备,历时5个月,硬是在海拔上千米的山顶上,将移动通讯基站建成了。

代大明打着吊瓶,坚守在渠道清淤一线

  修复高山通村路
  “要不是代书记,我坟上草就有两尺高了!”五保老人王力发至今都不敢回沈家湾村,“看到倒塌的两间房,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墓地。要是我能替代书记得癌症就好了!”
  2012年8月6日特大暴雨,代大明强行将誓不搬家的五保老人王力发送到镇敬老院,将居住在滑坡体上的王立志等3户人家转移到安全地带。还未回家,他就接到“王力发的两间房屋倒塌”的短信。天亮后,他看到自己2002年担任村支书后修的硬化的5公里通村路千疮百孔,十分着急。
  安置好受灾村民,他迅速组织劳动力抢修道路。三处塌方,路面路基完全塌陷,挖开重修。四处路面悬空,工程量巨大,又无机械操作,那就全靠人力来干。最高处浆砌石头6.2米。15处涵洞被淤泥堵塞,他第一个去清淤。10月中旬,五公里通村水泥路和4公里的泥土路全部修复。“看他大把吃胃药、止疼片,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代大明的妻子洪圣秀说,8月中旬,代大明的老胃病就犯了,吃不下饭,严重时连呼吸都困难,实在不行了,他就去镇上的卫生院打完点滴再回工地干。
  2012年12月24日,几乎无法呼吸的代大明到十堰市太和医院检查,发现患了食道癌,已到晚期。“我已经50多了,死不足惜。”代大明说,如果我能多活一年,就可以多硬化2.6公里的水泥路,修完2组那条U形渠,培养一个会用电脑的接班人。
  群山环绕中,代大明孱弱的身影仍在守望。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