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李胜华 马金安 田刚 报道: 近年来,房县以“创新性人才集聚区”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创新载体,大力实施“四大人才工程”,以人才带动创新,为发展提供支撑。
“5个5人才工程”引领创新驱动。从2014年起,我县计划用5年时间,创建5个省级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引进50名科研型高端创新人才,培养选拔500名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5000名技能型产业人才。截至目前,我县已打造省、市级重点创业创新团队5个,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科研团队2个;新建技术研发中心2个,签订合作项目4个;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42名;120余人获得省、市资助和表彰,资助经费达800多万元。通过产学研合作,全县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开发出6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项目实现收入10亿元。
“‘双回归’工程”支持产业做强。我县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房县籍外出务工创业人才、实用人才返乡创业,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先后提供担保贷款2.11亿元,吸引千余名人才返乡创办企业(专业合作社)520余家。在各类专业人才的引领下,全县逐步建成以药、羊、茶、果等为主的八大特色产业板块,形成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体系。
“诗经文化传承工程”擦亮古城名片。我县通过开展诗经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普及诗经文化知识,培养原生态歌手2300多人,歌舞节目《山风》两次登上央视舞台。通过大力宣传,“诗祖故里,风雅房县”家喻户晓,旅游经济借势发力步入发展快车道,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房陵英才工程”打造人才高地。大力实施“房陵英才工程”,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全力营造“爱才”、“重才”氛围,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组织实施人才“关爱行动”,通过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开展人才体检慰问、配备公租房、发放研究生岗位津贴、开展“房陵英才”评选等措施,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的环境。先后组织228名优秀人才参加体检,争取公租房20套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问题,评选“房陵英才”、“十大名师”、“十大名医”、“返乡创业之星”、“十大名厨”等各类优秀人才282名。目前,我县人才总量突破50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