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1日


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旭日的第一道霞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如今,这个周而复始的固定程式,已成为国家的象征,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一道圣洁的风景。

那您是否知道第一面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国旗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亲手升起了象征新中国诞生的国旗,人们心潮澎湃,但对于这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的波折却不甚了解。

国旗图案“万里挑一”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成立,首要任务就是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国旗。7月,筹备会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发布征集国旗图案的启示。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一个多月,筹备会就收到了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朱德总司令、历史学家郭沫若、诗人艾青也都亲自设计了国旗图案。


《国旗图案参考资料》


负责制定新中国国旗的是筹备会下设的第六小组,组长是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沈雁冰;其它成员有田汉、郭沫若、陈嘉庚等各界知名人士。经过反复认真地评选,最后从近3000幅应征国旗图案中,选出比较好的38幅图案,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全国政协一次会议讨论。


五星红旗原作者只是普通财务员

经过反复推敲,第六小组向政协代表推荐的国旗图案是,图册中的复字第3号和复字第4号图案。基本特征都是红底、黄星加一条黄条;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黄条象征黄河。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并非只有黄河一条而已,于是衍生出另外两个草案:二黄条代表黄河、长江,三黄条代表黄河、长江、珠江。但张治中向毛泽东表示,黄条分割红地,如同国家被分裂,应另选作品。

五星红旗原设计者曾联松

最后筹备会一致选定经过修改的复字第32号图案,而原稿设计者曾联松竟只是一名普通的财务员,甚至连画家都没有做过。

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根据代表的意见,对国旗说明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正式将国旗定名为:五星红旗。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开国大典上高高飘扬。


国歌的由来
1934年春,剧作家田汉决定创作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可惜他刚完成故事梗概和主题歌的歌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这时,好友夏衍接手将故事梗概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更主动要求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歌曲最后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

关于歌词最初写在哪,田汉自己也记不清楚。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写在香烟纸盒上,但夏衍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明确否认过该说法。夏衍说,田汉的《入狱》一诗才是写在一包香烟锡纸的衬纸上。入狱前,田汉就已经把剧本梗概交给剧组,所以《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是写在《风云儿女》剧本梗概原稿的最后一页。


《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聂耳(左)、作词:田汉(右)


拿到歌词的聂耳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曲谱初稿。后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这首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怒吼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但却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

聂耳谱曲手稿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从代国歌到国歌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郭沫若等建议修改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的词句。但是,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该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做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毛泽东和周恩来赞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面向全国演奏出来。


文化大革命期间,田汉在狱中逝世。《义勇军进行曲》也基本停唱,一些正式场合也基本以《东方红》作为国歌使用。直到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庄严通过现行宪法的同时,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国徽的由来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同样在《人民日报》登出全国征国徽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中国国徽象征了什么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入到国徽设计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外的国徽稿件112件,图案900幅。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采用。因此,在1949年9月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人民日报》上登出的全国征国徽的启事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师范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设计组的专家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更是抱病参加设计工作。


清华大学设计的方案: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


1950年6月20日晚,周总理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会议,最后决定采用清华大学设计的方案: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