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载写就“大爱唐山”-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39载写就“大爱唐山”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7日
图为唐山城市街景。本报通讯员 董钧摄

    7月25日,唐山大地震39周年纪念日前夕,唐山市民田金芳来到徐州市康复医院,看望因脑梗卧床七年的周广军。1976年大地震中,15岁的田金芳被不知名的解放军救了出来,她发誓一定要找到并报答恩人。39年的寻“亲”之路成了拥军之路,田金芳走访了16个省(市)区的部队营房,今年5月,田金芳终于找到了救她的周广军。病床前,听田金芳说找自己找了39年,几乎丧失语言功能的周广军眼角渗出泪来。

 

    在唐山,几乎每个地震时被救出的幸存者都在找恩人。和田金芳一样,他们把回报恩人的情怀化作回报社会的大爱之心。39年来,心怀感恩、无私奉献,已经成为唐山人的生活方式。

 

    在“善行河北·大爱唐山”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中,唐山抓实“德耀凤凰城”“美靓凤凰城”“情暖凤凰城”“诚铸凤凰城”四大载体,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用“大爱”回答震后重生

 

    1990年,唐山市民张启柱在风雪中奔波4个小时,将一名迷路的男童送回家,获得了唐山市首批“学雷锋十佳”称号,也拉开了“月评学雷锋十佳”活动的序幕。评选活动开展25年来,涌现出了百余万件学雷锋事迹,6万多个学雷锋小组,入围“十佳”的3000多人次中很多被评为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乃至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四川汶川地震、湖南冰雪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到处有唐山人伸出援手;常玉珍拥军优属20年、“烤鸭哥”张永利16楼救女童、高淑珍创办“爱心小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道德讲堂、孝德讲堂、善行功德榜、“好人足迹”甬路,学雷锋、做好事在唐山蔚然成风。

 

    39年来,“大爱”环境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给养。唐山人说,我们忘不了地震发生后邻里相救、八方驰援,唯有“大爱”以报才能给重生一个回答,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德耀凤凰城”。

 

用双手扮靓涅槃“凤凰”

 

    唐山市古冶区新工房社区,绿树成行,环境整洁幽雅。这样优美的环境,是退休工人彭广英用心血和汗水建起来的。

 

    彭广英一家刚迁到新工房时,社区环境脏乱差,他立志发挥余热改变社区面貌。从那时起,他每天早出晚归,清理废墟、拉土植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社区环境大变样。现在89岁的彭广英天天到社区文化广场,义务维护秩序和环境卫生,连厕所都负责打扫。在他的感召下,社区活跃着一支“夕阳红”小分队。

 

    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唐山美靓的城市环境是众多像彭广英一样的市民用勤劳汗水干出来的。在唐山,即使在一些物业服务不健全的老旧小区,也是绿草如茵,繁花盛开。近几年,政府出苗、居民认养的活动在唐山开展得红红火火,一株株樱桃、紫薇、月季在社区里“安了家”。

 

    唐山人说,涅槃的城市要靠唐山人的双手建起来,要用实际行动“美靓凤凰城”。

 

用坚持践行暖心公益

 

    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14年却累计捐款6.5万元;患上食道肿瘤,却坚持义务为居民诊病送药;身体瘦小,却经常提水给社区的花木浇水。她是高各庄社区退休医生臧岚,70岁的河北省“最美志愿者”。2001年6月,臧岚义务帮邻居刘贵芹治好了因糖尿病溃烂的腿脚,很快陆续有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求助,她闲不住了。14年来臧岚为4000余人次义诊,对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的居民还免费送药。

 

    “只要活着,我就要做公益。”在唐山,以臧岚这句“名言”为座右铭的志愿者有70余万名,各类志愿者服务队有7000多支,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方方面面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

 

    唐山市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完整记录着每一位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地点、事由。以“志愿云”信息系统为依据,各社区开展志愿者星级认定并给予褒奖,志愿者用自己的服务,可以换取所需的社区服务。

 

    唐山人说,地震幸存者的第二次生命是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给的,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弘扬下去,用实际行动让“情暖凤凰城”。

 

用诚信激活健康经济

 

    2014年,全国钢铁行业遇冷,很多钢铁、矿山企业遭遇经营困难,部分银行暂停了对相关企业的贷款业务。唐山“矿老板”刘文福的迁西福珍全矿业有限公司也出现了资金困难,200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没有着落。刘文福急得天天跑银行找贷款,终于用真诚感动了县外一家金融单位,以房产抵押方式申请到2500万元贷款,每一位工人都领足了工资。创业18年,刘文福在金融单位无欠贷欠息,在税务系统无不良记录;不欠员工工资,不欠百姓的各种补偿款,不欠一个客户的钱。

 

    坚持质量第一,“第一斗”有机贡米、“罗锅子”香油、“大胡子”板栗等一大批名牌产品闻名全国,走向世界。诚信,为唐山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登录“中国唐山”官方网站“诚信唐山”信息平台,市环保局、食药监局、国税局、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的诚信“红黑榜”赫然可见。列入“红名单”的诚信者会得到相应的褒奖:在国税局,诚信纳税人享有“绿色通道”,享有发票优先领购、出口退税简化、“税易贷”***优先发放等优惠;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者则难以立足,“老赖”信息在当地报纸、交通电子显示屏频频被曝光,多家失信建筑企业被清除出唐山建筑市场。

 

    震后39年来,760万唐山人用一个个小善举把爱传递,使唐山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城市更具魅力,他们用感恩撑起了“大爱唐山”。(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施疑)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