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贾海燕 报道:16日,笔者从湖北房县劳动就业管理局了解到,2015年,全县计划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万人,其中:新增转移4000人,培训城农村劳动力300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5亿元。县政府已与各乡镇府主要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据县劳动就业管理局程长明介绍,2014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2443人,其中:就地就近转移就业3610人、异地转移就业12883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110人。全县创劳务经济收入18.1亿元。
2015年房县劳务经济工作将以“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转移就业、返乡创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把劳务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大项目来抓。实现转移就业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实现自谋职业有序输出转变,实现单纯务工向返乡创业转型,努力开创全县劳务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各乡镇将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宣传、散发资料、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坚持点面结合,跟踪服务,对典型事例专题报道,做到典型引路,并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宣传到户、讲解到户、动员到户。一是把劳务产业政策和典型事例作为宣传重点,充分利用电视、横幅、报纸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树立“输出就是就业、就业就能增收”的观念。二是全面开展劳务洽谈行动,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输转就业。邀请较高层次的用工企业来我县组织开展招聘活动,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引导我县城乡劳动力积极就业,减少自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营造良好的输出氛围。
我县还将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战略,组织劳务经济人,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基地实地考察;利用各种节会,邀请各类用工单位来我县考察劳动力资源,签订招工合同。广泛联系在外务工、创业的房县籍人员,利用他们牵线搭桥与当地的招用工单位取得联系,推动劳务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和务工两个基地。建立劳动力资源库,着力做强输出基地建设;按照“减少点、缩短线、扩大量”的劳务基地建设思路,开辟一批条件好、工薪高的劳务用工新基地。深入开展劳务品牌创建活动,强化电子计术应用、电焊等特色培训,抓好重点培育,努力打造房县“一乡一品”劳务品牌,不断提升全县劳务品牌的市场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