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陈涛 报道: 上月26日,来我县度假的武汉市市民陈太宏游完野人谷、野人洞景区后,又在县城买了几大包房县的野栗子、野核桃、野猕猴桃等野干鲜果准备带回家去,他兴奋地说:“在房县,真是即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我县是湖北第一林业大县,近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禀赋,大作生态“文章”,生态治理、林农增收、环境美化三者和谐发展,全县生态林业崭露勃勃生机。
山顶绿树带帽。我县依托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绿色城区”等工程,对荒山进行分类绿化。红塔油坪村、温泉风景区、城关儿郎岗、城关三海水厂后山等荒山,分别成为县直机关义务植树基地。通过生态建设,荒山治理工程,公路沿线第一层、第二层山脊可视范围内的荒山、天窗已经得到修复绿化。通过生态治理,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7.52%。
山间果树缠腰。我把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荒山治理、低丘改良等相结合,在改善中部平坝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无偿为农户提供优质苗木,鼓励发展经果林。通过流转土地,在红塔、军店、化龙建成三个高标准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45.8万亩;青峰、白鹤、回龙等乡镇建成板栗基地;城关八里至三海建成房陵樱花、桃花旅游观光及果品生产长廊。全县共发展特色经果林80万亩。
山下绿化秀脚。县林业部门着力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先后投入资金2.5亿元,对西河、马栏河景区32公顷绿地及沿线河道进行提档升级,对7.5公里迎宾大道进行行道树景观美化;对城关至军店一级路两旁栽植银杏等景观树;在城区新建、改建13个游园绿地,在诗经广场、诗经景观大道栽植银杏、广玉兰等特色景观树;在竹房城镇带上的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进行补绿植绿,实现出门见绿的目标。目前,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园林县城已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