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赵礼江 报道 昨日,我县财政局等106个文明工作队,奔赴门古寺镇东河村等106个文明新村,举办道德讲堂等结对共建活动,掀起了我县结对共建文明新村的新高潮。为建设文明房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落实全国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中国梦文明梦在农村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县把结对共建文明新村活动,作为统筹城乡文明的抓手,拿出三项硬举措:
――以中国梦文明梦的宣传教育凝聚正能量。我县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手机搭建了“文明房县大家谈”、“开展四城联创·建设幸福房县”等媒体,“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标语、文化室、文化墙、文化小区、院落、文明长廊等载体,道德讲堂、演讲大赛、歌咏会、好人评选、庆祝“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认识到,结对共建文明新村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全国创建星级文明户座谈会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三化”协调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任务;是落实各级文明创建管理办法,统筹城乡创建资源,拓展文明单位及文明新村创建空间,提高创建质量的重要表现;是巩固“三万”活动成果,开展“学创”活动,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凝聚发展正能量,解放农村文化生产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落实创建为民、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大幅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大决策。文明单位和结对村镇都能认识到共建文明新村是“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关爱农民”的具体表现,大家都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一定要尽力而为。
――以统筹城乡结对共建的方式提供强力支撑。为解决文明新村怎么建、用什么来支撑的问题,我县把在建的106个省市县文明单位,安排到106个在建文明新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组织领导上,建立了“县委县政府负责组织领导、县文明办负责指导考核、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协调监督、文明单位负责提供保障、村两委负责具体落实”的领导机制;在具体工作上,建立了“属地管理、因地制宜、结对共建、群众主导、创建为民、专班推进、尽力而为”的工作机制;在保障方式上,结对单位及乡镇分虽建立了“一个文明单位、一个共建新村、一个创建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笔工作经费、一个工作制度”、“一个文明新村、一名科级领导、一支工作队伍、一个创建方案、一套激励政策”的管理办法。并制定了结对共建文明新村考核体系,将结对共建文明新村活动纳入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年度党建、文明创建命名表彰的主要依据,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办,对进展缓慢、措施不力的,全县通报,责令整改。四大机制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引导城市创建资源向农村流动,掀起了农村创建热潮。
――以“五个新”“十个一”任务确保创建成效。为确保创建质量,我县在制定文明新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把文明新村的建设任务“项目化、品牌化、系统化、统筹化”,先后提出“五个新”目标,即共创新环境、共建新文化、共倡新风尚、共育新农民、共促新发展;“十个一”具体任务,即组建一套文明组织(村民道德协会、产业协会、志愿者协会、文艺协会),并明确明确职责,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达到知晓率、参与率、授牌率三个100%),营造一个“讲文明树新风”文化氛围(含公益广告、文化墙、文化院落、小区、文化中心户),建设一个村民文化广场(含文体器材),创建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含农家书屋、农民网吧、文明展示墙、文明创建档案资料),创办一个“道德讲堂”(有阵地、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效果),评选表彰一批“好公婆、好夫妻、好邻居、好儿女”等身边好人,制定一个文明公约(含文明村民守则、文明公约、村民自治制度、十星级文明户考核奖励办法),开展一系列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帮助群众兴办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创、办、拓、帮”五个字的硬任务,把结对双方引导到建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办道德讲堂,拓文化阵地,帮解决问题等重点任务上来。
道德就是力量、文明就是发展。在农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村成为一种时尚,造就了兴产业、上项目、重民生、促稳定的宏大气场;在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环保模范城,让城市更加美好、让市民更加幸福!结对共建文明新村的红利,为房县“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了文明元素,提供了重要支撑,助推房县加速迈进湖北省山区经济发展第一方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