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谷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野人谷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


作者:尤备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9日
野人谷镇,这个因神秘出没的野人而出名的地方,位于县城南部,与神农架林区接壤,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景色如画,犹如一颗绿海明珠镶嵌在“两山一江”的209国道线上。2010年4月3日,原桥上乡正式更名为野人谷镇。由乡变镇之后,该镇在 “一统三分”战略引领下,不断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按照“发展一个产业、成立一个协会(合作社)、推广一项技术,培训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兴农为动力,打造野人谷镇特色农业。
  2009年,该镇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烟叶、绞股蓝、高山蔬菜、大鲵养殖、山羊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稳步提高。
  做足农业特色  提升富民水平
  做强烟叶产业。野人谷镇自然条件优越,全镇大面积土地酸、碱度符合烟叶生长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为此,该镇把烟叶产业发展成为财政收入支柱产业、村集体增收产业、农户脱贫致富产业,在全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通过招商引资,野人谷镇引进武烟集团投资4000万元,实施了西坪村创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项目和省烟叶科研中心项目建设。2009年,该镇共发展烟叶2537亩,比上年增长62%,其中新发展1003亩,实现烟叶产值600万元,产品税120万元。
  做稳绞股蓝产业。绞股蓝被称为“南方人参”,桥上野生绞股蓝绿茶系列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A级食品,拥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并多次获国家、省、市茶叶评审大奖。野人谷镇采取典型引路,重点扶持,奖励激励等措施,鼓励农民大胆种植绞股蓝,稳步推进以桥上、鱼腮、大庙、木瓜为重点村的绞股蓝专业村建设,确保2010年绞股蓝总面积稳定在2000亩,产值实现1500万元。
  做大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产业。野人谷镇地处高寒山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具有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不断的探索,该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大户为载体,因地制宜,精选品种,现已形成以三座庵村、股泉村为重点的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专业村。全镇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产值实现1800万元。
  做强大鲵产业。野人谷镇属横峪河段,水资源丰富并时现野生大鲵,自然条件经专家鉴定非常适应大鲵繁育和养殖。通过招商引资,该镇在桥上、木瓜、三座庵兴建大鲵养殖繁育基地,力争把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成为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产业。目前,大鲵养殖已达3000多尾,繁育1800多尾。
  大力扶持发展畜牧养殖业。加大了对山羊养殖“以奖代扶”力度,新建标准化羊栏23户,全乡现有山羊存栏9010只,出栏13120只,百只以上养羊大户58户。
  创新发展模式  优化生产方式
  为破解农业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不大这一难题,野人谷镇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将相同产业的分散户组织起来,一起合作经营,大力推行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模式,为农民增收增添新的门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07年9月,西坪村成立了“金神龙”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自此,该镇开始了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通过以土地、资本、技术入股的方式,与烟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带领群众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一举解决了过去农民“买种难、买肥难、技术难、销售难”难题,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西坪村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模式,全面实现了“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的。2008年,西坪村上等烟比本县平均水平高14%。
  西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成功后,该镇相继成立了杜川村烟叶合作组、千坪村烟叶合作社,跨村扩大西坪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烟农”新模式,形成了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为全国探索合作社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受到了国家烟草局高度赞赏。
  此后,该镇又将合作社管理和产、供、销一条龙规范化生产模式运用到绞股蓝产业发展中,2009年全镇种植绞股蓝2000亩,亩平收入6000元,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改善基础设施  发展配套产业
  近年来,野人谷镇党委、政府集中财力,进一步加快全镇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辅助产业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全镇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完成乡村道路建设。2009年,该镇完成桥木公路鱼鳃段硬化建设7.5公里,东安路硬化刹尾工程14公里。修通了移民区恢复性建设公路31公里,新架设桥梁3座,新修水库渡口候船亭2处。合理化、标准化、网络化的乡村道路,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勾勒出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主框架。
  镇村建设井然有序。投资10万元新建集镇水厂,铺设管道5000米,建蓄水池1个,投资5万元新建集镇垃圾处理厂,购置垃圾筒20个,新建垃圾池2个。对重点村鱼鳃村进行了项目规划,新修桥梁4座,硬化通村水泥路7公里,完成生态扶贫搬迁5户20人,新建沼气池50口,铺设人畜安全饮水管道2000米。启动了毛河村新农村建设,铺设人畜安全饮水管道1500米,对50户农户进行了户院道硬化,新建桥梁2座,维修村委会房屋4间,120平米,扶贫搬迁15户65人,对50户农户庭院进行了亮化、硬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事业的进步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特色产业为龙头,带动辅助产业发展。西坪村结合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实际,发展养殖、干果经营和育苗大棚蔬菜种植等项目。西坪合作社建设有标准化养猪场,养猪场充分利用季节性富余劳动力、烟叶轮作、冬闲地等资源,开展规模养殖,有机肥加工,种植绿肥;育苗结束后合作社种植大棚西瓜、樱桃番茄等蔬菜,基本实现了以棚养棚的目标;2008年,合作社还积极开展木耳、香菇经营,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合作社增收0.39万元。通过发展辅助产业,合作社吸纳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1242个,直接增加农民现金收入4.2万元,实现非烟产品销售89.99万元,增加合作社收益4万元。同时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县政府和烟草部门共同扶持100多万元,实施合作社内人居环境改善、社员医疗保险项目。
  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野人谷镇将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思想大解放为动力,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为“旅游名镇、工业强镇、产业兴镇、经济重镇”战略实现而奋斗。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